自私的情與無私的慈悲

了願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愛與恨都有背後的緣分,在人間並不容易說清楚。最深的愛,往往得不到時會變成刻骨銘心的恨,誰又真能看破紅塵呢?下面我們來看一個關於情之傷痛的故事。

自當年釋迦牟尼拋棄嬌妻富貴入山尋道,他年輕的妻子便被迫毀棄了青春、美貌與愛戀;當這位淨飯王子在山中餓得瘦骨嶙峋,這位孤獨的公主也在深宮中水米難嚥;當這位王子餓昏後被牧羊女餵下一勺奶糜,孤獨的王妃也只看在幼子的份上勉強喝下了一口飯湯;當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久坐開悟之後,當釋迦佛廣度眾生萬人敬仰威儀赫赫之時,那位落寞的婦人,卻越加落寞,並且蒼老。此時,他回來了,回來救度本國的眾生。淨飯老王與眾王子王孫率百姓虔敬出迎,惟有她一人獨坐樓中。弟子報告說:「她不想見您。」佛說:「好吧,我去尋她。」

他上得樓來,掩門,室中只剩下二人對坐。她一語不發。這一生付水流的青春化作點點滴滴的恨,濡透身心……佛輕輕說:「我知道你在恨我。但是你來看……」

他用掌心展出她前生的記憶,展開他們的前生緣。那是佛的前生修煉時。他是一個童子,以全身心的虔敬向燃燈古佛獻了一朵蓮花。燃燈古佛微笑頷首:「你注定在來生得道。」這時一位小女孩走來跪於佛前:「佛啊,我以生生世世的佛性,求您讓我與他在來生一同得度!」

燃燈佛說:「他在來生注定四處傳法。你將以一生的孤苦為代價,你願意嗎?」

「我願意!」

「你將毀棄你一生的青春。」

「我願意!」

「你的大半生都將被一份情之傷痛咬嚙,直至等到他的救度。」

「我願意!願意!願意!」

於是,才有了她這一生的痛。

……

在我修煉時,情是我修煉最大的關,每當清靜的時候就想:是什麼原因過不去情關呢?每當我得不到時我會痛苦,而明知道不可能事卻不願意放棄,而得到時又能怎麼樣,那種快樂只是短暫的,百年以後終究要分離。

每個人一生都在執著著夢幻,這種情只是向對方索取。每當對某人有好感時無非是對方的某些方面符合了自己思想,或羨慕對方的優點;而當得不到對方時就只剩下痛苦和恨,真正愛的人卻是自己,一生中被自己思想奴奴役著,然而這些思想都是後天形成的觀念,但這觀念卻是自私的,並非真實的自己。

希望像我一樣為情所困的人趕快放下吧,不要因此失去機緣。

──摘編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文婧德國柏林報導)凸凹不平的高牆上斑斑駁駁,地上躺著一個柔弱的女子,帶著手銬的兩隻手被兩個警察狠狠地反背到背上,隨後警察的一隻腳照准那女子的腰踹過去,女子應聲倒地,表情痛苦;另一個警察掄起電棍胡捅亂打,直至人昏厥過去……這是2009年神韻晚會上舞劇《威嚴與慈悲》中的一幕場景。
  • 捐軀護法無私性,大覺慈悲證。
    一身還化碧空穹,救度眾生多少在其中。

    千鳴百囀啼回夢,更憶崆峒鳳。
    春天正曉夢無痕,佳景十分紅日出輕雲。

  • 讀書間隙,弟子們互相交流修煉心得,談怎樣按「真、善、忍」的標準修煉高尚的道德,沒人談名利權勢之事,氛圍非常祥和、慈悲、純正。
  • 那個清晨你突然出現
    淳樸而略帶羞怯
    欣喜的目光中
    映著對方那張清純的臉
    是大法的無限慈悲
    你我的緣分才得以相牽
    相識成故友
    我們像久渴的秧苗
    終於盼來了甘霖
    沉浸在法中
    身心是如此的悠然
  • 「神韻」演出震撼人心靈深處,大法的慈悲救度,也在復興和歸正著人類正統的神傳文化,這一創世之舉,將留給未來永恆的輝煌。
  • 西風蕭瑟凋百卉,
    惟見黃花傲霜枝。
    人誇淡泊隱士志,
    我敬慈悲修者姿。
    酸辛萬種俱無悔,
    清香一縷透天機。
    只待真相大顯後,
    方是眾生頌恩時。

  • 從內心湧出的真誠的禮貌、對人的尊重和感恩,打通人與人之間的心徑,也打通了通往機會和成功的路徑。
  • 絨毛玩具
    當我們不再受困於私念的執著和佔有的束縛時,我們會感到更自由,我們更能游刃有餘地去「愛」,去給予,從而容易發現原來快樂和幸福常在我們左右,處處蓮花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