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通用汽車公司復興路上充滿挑戰

【大紀元6月2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斯洋華盛頓報導)繼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破產之後,通用汽車也於6月初正式向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然而美國汽車業到底能否從此走出危機卻仍然是一個大問號。美國汽車業專家認為,底特律三大汽車公司重生之路仍然不明朗,面臨諸多挑戰。

一度為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商的通用汽車公司6月1號申請破產保護。在此之前一個月,克萊斯勒汽車宣佈破產重組。福特雖然倖免於破產的命運,但也在苦苦掙扎求生。曾經代表美國經濟榮耀的底特律汽車「三巨頭」能否走出困境?破產保護能否讓它們真正起死回生?

*申請破產保護-復興之路開端*

美國汽車業專家認為申請破產保護只是通用以及克萊斯勒走上復興之路的開始。通用等企業能否振興受到內部和外部一系列因素的制約:包括能否改變先前的企業文化?能否生產出符合「世界標準」的產品?另外,世界汽油價格的多變以及美國政府對公司運營的干預都會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

芝加哥聯儲的高級經濟學家托馬斯·克列爾在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的研討會上說:「如果你想談談未來,從破產保護中走出來非常重要,可不管怎麼說這只是個開始,我們還需要問問其他一系列的問題:與公司本身相關的因素,新公司的文化是否反應了舊公司的文化?新公司能否縮小與對手的收入差距?與對手相比,底特律汽車的轉售價值較低,一些產品的零售價格也較低。但他們能否發揮彈性,生產出符合世界標準的汽車?另外還有外部的原因,政府將出台嚴格的燃油效能規定……而且我們也不知道汽油價格將如何變化。」

為了給汽車工業未來的發展提供借鑑,克列爾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了底特律汽車「三巨頭」失去北美市場的主導地位,最終走向破產的原因。他說,全球經濟危機導致市場需求萎縮,汽車銷售大幅度下跌,所有汽車生產商都遭受衝擊,但是對底特律「三巨頭」來說,目前的問題早在經濟危機之前就存在。他說,從1950年代中期到2008年,克萊斯勒、福特、以及通用汽車公司在美國共失去了超過40%的市場份額。他認為,高昂的企業成本,龐大的養老金支出以及過份依賴動力強、油耗高的美國車是導致通用「三巨頭」衰敗的主要因素。

*高勞工成本拖垮三巨頭*

同樣是汽車企業,通用等」三巨頭「平均每小時的勞工成本高達70美元。而日本豐田、本田等外來汽車商選擇在工會勢力較弱的美國南部安營紮寨,它們在美國僱工每小時成本約25美元。另外,作為百年企業,通用有大批退休工人,每年的養老金、醫療支出達到數百億美元。這些不斷增加的壓力成為企業無法承受的負擔。
 
第二,通用缺乏創新,失去了彈性。通用等汽車生產商過份依賴動力強,高油耗的美式大型汽車和卡車,但隨著世界進入「高油價時代」,消費者傾向於小型、高效能的汽車,美國車逐步失去了市場。

研討會的另一名專家, [華爾街日報]負責汽車新聞的記者約瑟夫·懷特(Joseph White)贊成克列爾的觀點。

他說:「我想說的是,通用的商業模式,以及底特律三巨頭的商業模式早在1982年第一輛本田汽車開出俄亥俄的組裝線之後就注定了失敗。在那裡,沒有勢力強大的工會,有的是『精益生產』」。

*政府干預對企業興盛威脅*

懷特認為,對三大公司來說,未來最大的挑戰除了宏觀經濟能否復甦之外,政府的干預也對通用等企業的未來形成威脅。

「在我看來最大的風險是政府可能會迫使通用做一些不盈利的事情。我說的政府不僅指奧巴馬政府,也包括國會在內。已經有跡象顯示,部份國會議員正準備利用政府注資取得的制衡權來告訴通用怎麼運營。已經有人在抗議工廠關閉,國會也有提議要求通用給汽車銷售商補償等等。出於好意奧巴馬政府也會要求通用生產昂貴的混合型車,然而,這種車在市場上的受眾並不很多。」

美國政府總共將向通用提供500億美元援助,換取60%股權。

懷特說,另外,通用能否挽回質量低劣的負面形象也很重要。未來幾個月,通用的銷售將是對奧巴馬政府以及通用高管能否建立消費者信心的努力的最關鍵的檢測。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採金援協助企業減低通用破產重整衝擊 
加美首腦聯合聲明支持通用重組
百年通用破產 經濟危機下的美國汽車夢
軍用悍馬售中? 美軍忙撇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