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就是貨幣的時代(5)

技術2 養成有效活用零碎時間的習慣

勝間和代

標籤:

藉由技術(1)避開危險因子後,接著要增加用於知識生產的時間。

不過,大多狀況下,因而得到的時間,也都是小段小段的零碎時間。而且,即使是平常在生活中就遠離危險因子的人,每天也很少有一段完整的時間,可以花在知識生產上。

這樣的話,要怎麼找到用於輸入資訊、產出知識的時間呢?

只有一個方法,就是養成經常將零碎時間用於知識生產活動的習慣。也就是說,養成只要稍有空檔,就做以下動作的習慣。這些都是我實際花工夫去做的例子:

把與人相約的地點訂在書店,這樣就能在等待時間看看新書

在預先知道電車會客滿之時,就準備好透過耳朵學習的東西再搭電車

也在浴室、洗手間、寢室等地準備書本,一有空檔就看一看

出門帶著筆記型電腦與筆記本,好好把日常生活中察覺到的事寫下來

自我訓練,觀察車廂內的吊牌廣告或餐廳內人們的動作,看看能否觀察

到什麼新發現或觀點,藉以找出觀察的角度

在忙於做家事時,播放CD聽聽講座或演講

把零碎時間的知識生產活動加總起來,將可確保在每天的工作或做家事的時間外,一天仍有四至五小時能夠用在知識生產上。「四至五小時」看起來好像很多,但由於大多數的人每天都看三至四小時的電視,這些時間如果都拿來知識生產,就已經將近四至五小時了;如果再加上零碎時間,一下子就足夠了。

很多人都訝異於我每個月可以讀五十本左右的書,但我幾乎都是在洗手間、浴室、與人相約碰面的時間,或是在電車裡閱讀的,也就是運用所謂的零碎時間。

書的好處在於它的可攜性很高,又不需要電池。因此,即使只是養成在包包裡預先擺幾本書的習慣,讀書量也會改變很多。如果再把MP3播放器或MD播放器也放進包包裡,效率會更為提升。

此外,要想有效活用零碎時間,能夠好好隔離開週遭的事物,也很重要。這種時候,就播放古典樂或自己喜歡的音樂,使用抗噪型耳罩耳機或耳塞式耳機(http://www.kanjitsu.com/etymotic_research/er4pb.php),進入自己的世界,也很有效。

若能捨棄「知識生產是在桌面上進行的活動」,在日常生活中把知識生產的行動種子散播在零碎時間中,以及打造一個能夠予以實現的機制,將會是提升效率的關鍵。

由於工作或私務,我經常搭飛機。搭機的時候,商務艙與經濟艙我都會坐,但如果比較兩種艙等的乘客模樣,會讓人覺得二者間在某方面存在著壓倒性的差異:有效活用搭機時間到何種地步。

在商務艙裡,或許因為多半為忙碌人士,大多數的乘客在飛行期間,不是在使用筆記型電腦、在寫文件,不然就是準備了書籍,不斷致力於知識生產。我也看到很多人在使用BOSE的抗噪型耳罩耳機(http://www.bose.co.jp/jp_jp?url=/consumer_audio/headphones/quiet_comfort/index.jsp)。

另一方面,如果是在經濟艙,使用筆記型電腦或讀書的人,都比商務艙來得少。大多數的人不是在看機內播放的電影,就是打打電玩,或是喝喝酒、睡睡覺。

同樣是搭乘飛機旅行,商務艙會比較舒適。不過,搭乘商務艙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就謹記著要保有高生產力的人,比例也比較高。

請各位也在思考過後選擇看看,你希望自己的人生屬於商務艙還是經濟艙。

至於詳細的時間管理方式,我在拙作《年收入增加10倍的學習法》(Discovery 21出版)中有所著墨,請參閱該書內容。@

摘 自 《新知識生產術 》 商周出版社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資訊就是貨幣的時代(1)
IMF:英國經濟衰退今年結束
調降利率 新西蘭政府要儲備銀行拿主意
白宮發言人:美元還會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