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艘探月飛船故障 任務可能提前終止

人氣 1

【大紀元7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17日專電)據科學家表示,印度去年11月送入月球軌道的首艘無人月球探測器「月球飛船一號」(Chandrayaan-1),原訂飛行時間2年,由於一部遙感儀器故障,任務可能被迫提前終止。

據印度航太研究主管機構「印度國家太空研究組織(India Space Research Organization)」今天表示,在今年5月發現故障前,「月球飛船一號」已完成所有任務目標。若干負責飛船儀器的外國科學家也表示,探月表現良好,但「月球飛船一號」的高度精確性已喪失。

太空研究組織主席奈爾(G Madhavan Nair)向媒體表示,他們是在上個月發現飛船上一部重要的探月遙感儀器失去準確度,參與任務的科學家嘗試克服因此產生的障礙。

他說:「如果再發生更多故障,那麼,我們就真的有麻煩了。」

不過,奈爾又表示,在進行飛行任務的8個月,科學家幾乎已蒐集到所有預期的資料,可說已完成了絕大多數的探月目標。

太空研究組織發言人薩蒂夏(S Satish)則表示,「月球飛船一號」的任務仍在進行,而且令人滿意,但任務中心無法確定還能維持多久。他表示,飛船原訂2年的飛行時間可能要縮短。

印度是在去年10月22日,在印度東南部安德拉省東岸的斯利哈里柯塔島(Sriharikota)發射站,由印度自製的「極地軌道衛星運載火箭」載運升空,並在11月間順利送入月球軌道,展開探月任務。

總重1.38噸的「月球飛船一號」,是印度飛航月球任務的第一艘無人駕駛探測器。原計劃在2年繞月飛行中,勘察整個月球表面,利用高解像度遙感裝置,分析月球表面的構造,繪製立體電子地圖。

「月球飛船一號」探測器,獲得歐美國家參與協助,裝載11個探月儀器,其中5個是印度自行研製,4個屬於歐洲聯盟,美國也在探測器上安裝了微型合成孔徑雷達等兩個儀器,用以測量月球表面是否含有水、冰和礦藏資源。

印度曾在2003年提出登月計畫,分3個階段實施,「月球飛船一號」是第一步;接下來,準備在2011年發射「月球飛船二號」,讓「月球漫游者」機器人車在月球表面軟著陸,對月球展開多項科學研究;隨後於2014年將印度首名太空人送入太空。最後於2020年實現印度太空人登陸月球的目標。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美發射月球探測器 重返月球計劃啟動
美國月球探測器發回首批圖片
這些人為何長壽?專家:他們有九大力量
太空垃圾砸到美佛州民宅 屋主向NASA提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