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民主印度將超越共產中國

葉淑貞編譯

人氣 1

【大紀元7月25日訊】環球專業服務顧問公司康銳德集團(Conrad Group)創辦人兼總裁諾貝加(William Nobrega),近日在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week)上撰文比較印度與中國。他認為,民主印度將在社會及經濟上超越共產中國。

諾貝加著有《與印度虎一起成長:了解印度這個世界成長最快的市場》。他領導的康銳德集團服務範圍集中在發展中國家及科技業,對發展中國家在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及問題有深刻的認識。

諾貝加表示,專制政權可能獲得短暫的經濟成長,就好像一九三零年代的德國、一九五零年代的蘇聯、一九六零年代的巴西,以及一九九零年代的中國一樣。此乃因為專制政權不但不會受到財產權、法律追索權,以及公開辯論所掣肘,反而可以利用龐大的經濟及政治資源,創造巨大的工業及經濟技術。但是因為缺乏完善的財產所有權及法律制度,中國經濟及社會發展將逐漸被印度超越。

他分析,民主雖然是雜亂的,卻不但保證個人自由被尊重,而且也保證政府是根據全民的意志去做事。此外,民主也保證經由公正的法庭,執行且保護財產權、環境權、人權,以及良好的治理等等。

中國面臨著進退維谷的窘境

在較長時期,專制的社會經濟將導致經濟及社會的扭曲,這就是今日中國面臨的進退維谷狀況。自從一九八零年代以來,中國政府採取低估的人民幣政策,集中發展出口導向的經濟。而當國內消費不足時,積極鼓勵外國投資。

多年來,中國的經濟政策是建設大量基礎設施、刺激貿易盈餘、加速城市的成長。這些政策造就了快速成長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大量的外匯存底及日益增加的資本流入。與這種經濟及社會的扭曲現象同時發生的是,快速的通貨膨脹、無數的資產泡沫、隱約呈現的生產過剩及猖獗制度化的貪腐。
中國政府發現自己正處於一個窘境:如果政府允許人民幣升值,以拉低通貨膨脹,將使出口減少,且引燃失業現象。相反地,如果不消除通貨膨脹,社會動亂就會快速出現。


諾貝加認為,民主印度將在社會及經濟上超越共產中國。圖為二零零九年四月十四日,安徽省合肥市城市一角。(Getty Images)

當中國正在跑向自己設計的障礙中,而印度的競爭能力到底從何而來呢?印度的優勢來自於根深蒂固且充滿活力的民主,這將驅使印度在社會及經濟上超越中國。

印度的民主表面上看來是混亂的,但是如果往深層看,很快就會發現,為何印度會贏得這場賽跑。因為印度民主提供了以下兩項主要的優勢:

重要的完善財產權

第一項優勢是印度有完善的財產權,但中國沒有。因為有財產權,印度許多家庭可以選擇出售或是出借其土地,因而可開始他們的事業、購買公寓或提供小孩教育機會。

印度的人口正逐漸從農村遷移到都市,而這個遷移驅使印度發展高尾端製造業及其他朝陽產業,這些產業需求一大堆半熟練及熟練勞工。

人口的遷移將創造印度日益擴大的都市,預期在二零二五年將吸引超過二億個農村居民到都市中心,尤其是到那些所謂的二級或是B及C級的城市。

這個轉型加速了土地的出售,這些土地估計約為三千萬農民,以及一億七千萬個其他與農業間接有關的個人所擁有。出售這些土地,預期在二零二五年將創造超過一萬億美元的資本。這些資本對印度的經濟將產生乘數效果,預期最後將創造超過三萬億美元的價值。

相反地,中國缺乏財產權。中國的七億五千萬個農民,在地方政府的控制之下,租借土地。由於經濟發展及公共建設改進的結果,他們被迫搬離土地。因為沒有財產權,他們沒有權力要回土地。

事實上,中國政府官方每年以極少的或無償的方式,從居民手中奪取超過二十萬公頃的鄉村土地。根據一些估計,由於土地被奪走,在一九九二年到二零零五年之間,二千萬農民被逐出農業,而且在一九九六年到二零零五年之間,超過百分之二十一的可耕地,被移作非農業使用。這個政策的獲利者是,經濟發展者和貪官污吏。

這樣的政策導致在二零零五年至少有超過八萬七千個暴動,這個數字較之二零零三年增加了50%。許多中國的省政府使用便衣警察鞭打、威脅或是鎮壓任何反對這種土地取得方式的農民。

公正明確的法律規則

印度的第二個優勢是擁有法治。法律規則是任何一個現代社會最根本的基石,而印度有一個已經超過一百年的法律制度。這個包含有保護智慧財產權及實質財產的法律制度,受到國際的尊敬,而且創造了企業精神蓬勃發展的環境。印度的股票交易上列有六千個公司,而且這些列名的公司只有一百個是國有的。這與中國呈現著一個明顯的對比,在中國列在股票交易的公司只有二千家,這些公司中,卻有超過一千二百家是屬於國有的。

因此,下一個微軟或是英特爾將會在哪裏創立?確定不是在中國。

印度有超過一百家上市公司為中型股公司,這些公司現在已經構成了超過十億美元資本的市場。像捷運航空公司、Infosys技術有限公司、塔塔汽車公司及 Wipro技術公司等等,都正在變成多國公司,而與全球有組織的品牌相互競爭。中國也有許多公司資本超過十億美元,但是其中大多數屬於國有的大公司。

這法規也吸引了研究及發展上更多的投資。例如現在有一百五十個全球頂尖的多國公司在印度設立研究及發展基地,這是受到自由市場及法規所鼓勵之創新的證明。

相反地,在中國,對於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卻是很有限的。根據二零零七年版的國際財產權指數,中國的法規制度甚少保護智慧及實體財產權。事實上,根據代表微軟、華德迪斯奈及威望迪公司之遊說團體的估計,中國盜版的電影、音樂及軟體,在二零零六年約有二十二億美元。這個數字可能是低估的,因為它不包含政府控制的公司運往海外市場的盜版產品。

法律規則在一個民主社會被均勻及公平的運用,也能夠保證財富的累積,而不只是有利於那些在政府機構工作的人或與政府機構有關的人。

印度民主並非完美,也很年輕,但當所得提升且百姓變得更消息靈通時,我們預期印度政治制度將變得更為成熟且更透明。

而中國將會如何呢?最近一個調查發現,中國最富有的二萬人當中,有超過95%的人與共產黨官員有直接關係。

得知這些事實之後,你會把賭注放在哪裏呢?◇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131期【西方看中國】欄目 (2009/07/23刊)

本文連結: http://mag.epochtimes.com/133/6675.ht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新紀元】謝田:中國人為什麼不應該仇富
【新紀元】中了「中國樂透彩券」恐怕還不夠
【新紀元】旅人手札─ 路燈下的老樂手
【新紀元】羅蘭:痛苦的經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