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罷工第15天 市民開始自尋出路

【大紀元7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2009年7月6日是多倫多市政員工罷工的第15天,明天就要平2002年罷工16天垃圾收集服務的記錄。勞資雙反還在繼續談判,但沒看到有很快達成協議的希望。市府中午宣佈,除非談判有重要進展,今天的新聞簡報會取消。

市政府在罷工第四天開放的19個臨時垃圾場,已經有2個因滿負荷在上週末先後關閉。2個新的臨時垃圾場已經對居民開放。

今天在中區唐人街的Scadding Court 社區中心(707 Dundas Street West),一個社區自辦的垃圾堆肥設施正式開放。挖好的大坑旁有明確指示,說明居民先把垃圾倒入,然後蓋上2至3鏟泥土。

指示還明確說明可以接受及不可以接受的垃圾。這個堆肥坑只接受水果、蔬菜、麵條、米飯及麵包等穀類廢物,以及咖啡、茶包及蛋殼等廢物,裝垃圾的容器或袋子不能留在坑內。

市議員Adam Vaughan的華裔助理周宇平表示,對廢物的控制是為了環境衛生。肉類的廢物容易發臭,污染空氣,會招來動物及害蟲,也不容易腐爛堆肥。但那裏沒有設置垃圾檢察員,完全靠居民自覺遵守規則。不過,他相信居民會自覺執行規則,因為這是他們自己家附近的環境。

雖然這個設施主要是為這個區的居民服務,但Vaughan今天在為該設施揭幕的時候也表示,它是向所有人開放的。並期望這些垃圾能為社區提供高質的肥料。

市政府的綠桶計劃受質疑

在市民開始使用最原始的堆肥方法處理垃圾時,市府的垃圾堆肥計劃(綠桶計劃)成效受到質疑。
市政府的綠桶計劃目的是把會腐爛的廚房垃圾轉化成肥料,減少垃圾堆填場的壓力。但多倫多星報上週的一項調查報導披露了綠桶計劃可能存在嚴重缺陷。已經腐爛,但未完全分解的垃圾及塑料袋等廢物堆積在多市的垃圾轉運站內等待處理;多市兩個最大的堆肥處理廠因為發出惡臭,已經招致安省環境廳的干預;多市的堆肥化驗也發現,一些未處理完成的物質對許多植物會造成傷害。

多倫多市議員已經要求市長苗大偉聘請外部審計人員,對綠桶計劃進行獨立審計。 市長苗大偉未做出回應,市長發言人Stuart Green則表示,市府的固體垃圾管理部門將會就此做出回應。

據市府之前的消息,多倫多的綠桶計劃成效顯著,該計劃還將進一步擴展到公寓樓和共管大廈等大型建築內。該計劃將幫助苗大偉實現到2010年垃圾堆填數量減少70%的承諾。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捷運勞資談判陷僵局
市屬託兒所關門 難為家長
港領匯停車場保安今罷工
罷工第四天 華埠抓非法扔垃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