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前FEMA高官談災害緊急救援

標籤:

【大紀元8月1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佩芝華盛頓報導)莫拉克颱風之後台灣政府的救災反應引發諸多批評,也暴露台灣救災體制的問題。美國之音記者張佩芝採訪了一名有多年救災援助管理經驗的前美國緊急措施署高級官員,談談政府及人民在遇到像莫拉克颱風帶來的災害時的應變方法和注意事項。

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南部,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而政府的救災表現也導致馬英九政府聲望受到重挫。馬英九星期二宣佈成立災害防治署,取代原有的消防署。台灣媒體報導說,美國為因應各種災害而成立的聯邦緊急措施署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簡稱FEMA),可以做為台灣未來救災體制改革的參考。我們現在就請美國緊急救援專家、美國詹姆斯.李.威特顧問公司(James Lee Witt Associates)總裁、前美國聯邦緊急措施署高級官員馬克.梅里特(Mark Merritt)和我們分享他對緊急救災行動的看法。

*事先準備,減低災害影響力*

梅里特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在遇到像莫拉克颱風這樣災害時,不管是台灣還是美國,重要的是做好預防準備。

他說:”我們沒有辦法預防颶風或颱風發生,不過我們可以在颱風來臨前採取措施,通過整備和減災活動,減少它們的影響力。這些準備活動包括訓練地方救災人員,組織社區進行整體防災規劃,或採取一些更複雜的準備活動,像氾濫平原管理、土地使用計劃管理等,確保人們不會居住在高風險的地方。”

梅里特說,美國使用的救災程序是,聯邦政府扮演支持者的角色,災害發生後先由地方救援人員做出反應,州政府之後會加入救災行列,然後聯邦政府會參與。不過不管是哪一個層級,首要目標是救人,然後是保護房屋不至遭到進一步的損害。

*首要工作:滿足災民基本需求*

莫拉克颱風災害發生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個多禮拜。梅里特說,這個時候救援工作重點是滿足災民的基本需求。

“第一,必須為災民提供避難所、乾淨的飲用水、食物來源。接下來是儘快恢復當地經濟,讓當地人民能自給自足,不需不斷依賴救援物資。我從媒體上看到,由於受到莫拉克風災最嚴重的地區地處偏僻,救援行動仍然在進行當中。”

前聯邦緊急措施署官員梅里特說,地方社區也必須伸出援手,彼此互相幫助,另外所有救援人員,包括國際紅十字會、宗教團體、政府單位等,必須盡全力救助仍然受困的災民,提供他們避難所、食物和醫療服務,讓他們能為重建家園做好準備,也希望當他們進行重建工作時,能把家園建得更堅固、更安全,確保這種情況不再發生。

*政府救災面臨的挑戰:協調與合作*

在這次救災過程中,台灣總統馬英九政府的表現受到許多批評,在卡特里娜颶風後,美國布什總統也同樣受到許多批評。梅里特說,根據他的經驗,政府在災後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協調與合作。

“災後的最重要問題是協調與合作,必須確保所有參與救援行動的單位,不管是地方、全國還是國際單位,都做好全面的協調工作,確保他們能彼此協助,互補長短,並且能照顧到所有的領域。這是把驕傲放在一邊的時候,大家都做應做的事情是幫助、保護、服務受災社區。”

梅里特說,在未來,要在這種地處偏遠的、以農業為主的社區預防類似洪災可能相當困難,政府應該要仔細評估規劃當地土地利用,確保不在容易發生洪災、土石流的地方進行社區重建工作。

克林頓政府時期聯邦緊急措施署官員梅里特是詹姆斯.李.威特顧問公司的創辦合夥人之一;該公司專門提供美國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緊急救援顧問服務。在卡特里娜颶風發生到現在,該公司不斷為當地政府提供諮詢。詹姆斯.李.威特是克林頓政府時期聯邦緊急措施署署長,許多評論人士認為,在他任內,聯邦緊急措施署成為一個高效率的緊急救援專業組織。

關鍵詞:FEMA高官,災害緊急救援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馬英九將追究救災責任  給民眾一個交代
台國防部:禁止國軍嗅聞搜尋遺體
官兵企業聯手 夜間照明疏通汙泥
組圖:台灣八八水災斷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