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韋馱顯靈的真實故事

長河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在福州鼓山一帶,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有一個韋馱顯靈的真實故事。

那是在清朝雍正十二年(1773年)間,鼓山涌泉寺的老方丈圓玉禪師因要協助朝廷編修《藏經》,無法管理寺院,于是他把最小的徒弟法印,推薦為涌泉寺方丈,是為第一百代主持。

法印是寧化人,姓李名象先,這一年年僅十六歲,自幼出家,刻苦好學,聰慧穎悟,但讓這樣一位毛頭小子來管理一個四五百僧眾的大寺院,一些資格老的僧人雖然心中不滿意,因礙于是老和尚推薦,明裡不敢吱聲,背地裡卻都在看象先的笑話,象先正式就任方丈後,更加埋頭鑽研佛學,刺血寫經,寺中大小事務,只交給別人,自已從不過問。

過了一段日子,管糧倉的僧人前來稟報,說寺內糧食只夠僧眾四、五天伙食了,讓方丈及早想辦法,象先這才著急起來,他派人下山購糧,但仍然不夠寺內所需,急得象先拜了大雄寶殿的如來,又拜天王殿裡的彌勒,最後他轉到護法天神韋馱像面前,拈香禱告,心中求韋馱幫助渡過難關!

這天夜裡,象先和往常一樣在禪床上靜坐,忽然覺得身體懶懶的,意識有些迷糊,似醒似夢中,韋馱出現在面前,對他說:“明天一早有人送米來,快派人趕到江邊去挑米。”象先驚醒過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覺得有失戒律,急忙起身盤足靜坐,可是一顆心總是靜不下來,忐忐忑忑一直到天色微明,才走下禪床,草草洗過臉,就敲動雲版,傳眾僧前來聽話。

等到眾僧到齊後,象先雙掌合十﹔默默禱頌一番,提高聲調對大眾說:“昨晚韋馱托夢與我,叫我們今早下山,到江邊挑米。年老體弱留在寺裡,年青的快去準備扁挑,跟我一起下山去吧。”這句話可把大家聽呆了,有人大擔提問:“山下果真有米嗎?”

他很有把握說:“下了山就知道了。”眾人不敢違拗,分頭去準備扁挑、麻袋,有幾個年老的本來可以不去,因為是屬于“走著瞧”的,也跟大伙一起下山湊熱鬧,一行一百多人,翻過靈源洞,浩浩蕩蕩沿著一條通往魁岐的小路下山,剛走到半山腰,就看見江邊已有一艘海船被一隊官兵團團圍住。

原來雍正年間,海禁很嚴,走私一被查獲就要問斬。被圍住的正是一艘走私船,偷運白米往暹羅國販賣,暹羅平時不乏大米,因國王泰薩羅駕崩,眾王子為爭奪王位引起一場戰爭,造成糧荒。走私船航行途中遇狂風,只得就近折入閩江口避風,不料被盤查哨發現,一直追到魁岐,在此停泊受檢查,米商懼怕殺頭,編造謊言,說是運米前來施舍給鼓山涌泉寺的。哨官哪肯相信,正在盤問間,看見山上來了這麼多手執扁挑的僧眾,就問:“米商說,事先沒有和你們聯繫施舍之事,你們怎麼知道來這裡挑米?”

象先急忙回答:“我昨晚夢見韋馱顯靈,所以才下山接米。”

那米商機靈得很,也湊上前插話:“是呀!我們在海中航行,突然狂風大作,大霧迷濛,也是韋馱顯靈指引我們進入閩江口的。

哨官也很信佛,聽說韋馱顯靈,也就不敢再追問,允許卸米,那米商保住頭顱不搬家,已是不幸中的大幸,也樂意護送大米登山,辦理施舍手續。

大米一進門,等不及進倉,大伙就擁到韋馱像前答謝。只見韋馱混身冒著大汗,好象累得站不起身來。這就奇了,土塑木雕的神像哪能冒出汗水呢?眾僧驚異之余,一齊俯伏叩拜,高呼:“韋馱天王,您太辛苦了!請休息吧。”

象先立即傳寺內塑工,再塑一尊韋馱坐像,讓他在大殿休息。這就是鼓山特有的“坐韋馱”來歷。

鼓山韋馱顯靈的故事,很快被傳開了,登山瞻仰的人很多,施舍也跟潮水一般涌來,涌泉寺再也不愁沒有糧食了。

象先所立的韋馱坐像,“文革”初期被幾個紅衛兵破“四舊”砸了﹔1988年,特聘民間著名雕塑家陳世善重塑一尊。仍陳列在大雄寶殿的東北偶,新塑的“坐韋馱”如常人一般高大,踞坐在一方岩石上,全身披甲,一手持杵,杵尖斜指地面,狀似降妖伏魔。象先所刺血書寫的經卷,僥倖保存下來,現在仍由涌泉寺僧眾保存著。

後來砸韋馱坐像的那幾個紅衛兵,不知道怎麼回事接二連三出了事,知情的人都說幹壞事遭了報應,誰說天理昭昭沒有神知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許叔微,字知可,是昆陵人,曾受鄉里推薦,參加春季的科舉考試,沒有考中。他在歸家的途中,船經過吳江平望地方時,晚上夢見一位白衣人說:「你沒有積下陰德,所以考不上。」許叔微就說:「我家境貧寒,沒有錢財可以施與別人。我該如何是好?」白衣人說:「為什麼不學醫呢?我可以幫你精通醫術。」
  • 清朝時有個村民在一年的冬天到鄰鎮探望親友,在路上他經歷了一段「特殊遭遇」。而他經歷的夢境竟然對應上了現實中的實況,真令人驚震!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 雷州半島南渡河畔小鎮窯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國家各項運動對個人命運深刻影響下,展現堅強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狀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過河時吟誦的詩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狀元的資格便被褫奪了……
  • 上天慈悲祐護眾生!歷史上留下的行善避疫的實例,留下的如劉伯溫《救劫碑文》的大預言,都是在人間最大劫難的當下,神給人的慈悲指引!
  • 宋朝文學家洪邁有一巨著《夷堅志》,寫作了四十年(1162年—1202年,始刊於紹興末年,停筆於嘉泰二年壬戊),記述了宋代城市生活、人文掌故、奇聞趣事等等。他的朋友余文特曾經告訴他一件四歲兒知曉自己輪迴轉生的奇事,他也記載在此書中,彰顯輪迴果報的存在,給世人指引善道。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可能有不少人心抱疑問:為什麼常能見到作威作福的壞人一生榮華富貴,依然享福終老呢?清朝人李福就有這樣強烈的疑問,他到了冥府對閻王質問:為何惡人無惡報?結果閻王怎樣讓他解惑?
  • 很多中國人都注意到了,最近幾年中國大陸的各種災害,比如地震、水災、旱災、火災、瘟疫等一直在密集爆發,可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多災多難。對於信神者而言,這些災難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冥冥中其實一切都是有安排的。民間還有這樣的說法,在水、火、刀、兵等災難前,冥府都要製作造劫簿,這大概是為確定發生災禍的範圍、類型和相應的死亡之人。
  • 人間道:「善惡有報!」有些時候,追訴惡人在人世間並不明現,卻是在陰間審判執行的。 亡靈告狀的事件很多,來看二則案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