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 前景堪慮?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余山編譯報導)電器品的電池過熱問題是否會對電動汽車的未來帶來衝擊?今年夏季可説是綠色環保汽車的里程碑,三菱汽車即將銷售起價四萬八千美元的電動迷你車─i-MiEV,比速霸路、日產汽車公司超前了一步。隨著競爭的白熱化,也有專家提出有關電池安全性的憂慮。

電池安全性的憂慮始於使用鋰離子技術的電動汽車電池,可能因線路短路或碰撞造成損壞而產生電池過熱的現象。一般的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其他電子科技產品中,每五百萬至一千萬個電池單元,約有一個電池單元會發生電池過熱問題。個別電池單元發生電池過熱機率雖小,但電動汽車至少需七十五或八十個電池單元,也就是說五、六十萬輛在路上跑的電動車,約有一輛會遇上電池過熱的問題。

換言之,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可能會是電動車能否比汽油車安全?由於汽車電池科技仍處於研究開發階段,一時之間要將這類風險度量化還有些難度。汽車專家們認為電池過熱的問題也許不會馬上出現,但一旦發生,甚至因而導致任何傷亡,都將會對整個電動汽車業界造成相當大的衝擊。2006年Sony就已花了近兩億六千萬美元召回有問題的Vaio筆記型電腦,對電池成本約占汽車成本一半的電動汽車業而言,類似的產品召回案例,預期都將重創電動汽車所屬公司,同時也會使整個汽車工業轉型至電動車的進程更為緩慢。

電動汽車業者顯然也不敢小覷這個潛在風險,日產與三菱均已各自研發出解決與預防方法。日產採用特殊材料覆蓋電池以降低電池過熱的風險,同時可將過熱的電池互相隔開。三菱i-MiEV的電池則享有雙重保護,第一重保護來自車體本身鋼體結構,第二重保護來自額外的抗衝擊箱籠。除此之外,配備的電腦晶片不僅控制了整個充電過程,同時持續監督每一個電池單元的運作情況。

為確保安全,電動汽車業者也都以嚴謹的態度測試各自的電池,比如日產與三菱均將他們的電池置於極熱與極寒環境下,持續進行充電與放電,同時模擬撞車情況以試圖撞壞電池。豐田則將以租賃的方式推出其採用鋰離子技術的Prius電動汽車,以便能繼續追蹤記錄這些車與其電池的運作情況。

不過,實驗室內的測試項目畢竟有限,電動汽車上路後,駕駛座上的主人千種萬種,駕駛路況也應有盡有,電動汽車是否能走過實路檢驗,進而普及化為消費者所接受,請拭目以待。(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電動車廠TESLA擬另闢廠房
愛迪生電力推出環保新策劃
新型蛋型電動汽車加州問世
新型電動車將上市 充電一次跑250公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