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他逝世:童話之父安徒生

文/黃凱西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49
【字號】    
   標籤: tags: ,

童年時期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出生在丹麥的歐登塞。父親是一名鞋匠,母親是一名洗衣婦,家境十分貧困,一家人住在一間窄小的房子裡。父親工作之餘,常常說故事給安徒生聽,也做了許許多多各式的玩具、玩偶給安徒生。

變幻莫測豐富多彩的故事,使安徒生很早就展現了想像才能。他在家中塔起了玩具劇場,給他的木偶做衣服,剪小紙人,然後自己編劇,自導自演,鎮日沉浸在幻想世界中。同時他還閱讀所有可能借到的戲劇劇本,夢想著有朝一日自己能成為一名歌唱家、舞蹈家或演員。

11歲時父親病逝,生活更為困頓。在這一期間他曾在織工和裁縫那裡當過學徒,還在一家香煙工廠做過工。但是從小觀察敏銳,想像力豐富的安徒生,並不喜歡那樣的生活,他的夢想是當一個演員,或是歌者、舞者,他懇求母親讓他去首都哥本哈根。

「到那麼遙遠的地方,該花多少錢啊!況且安徒生只是一個14歲的孩子,要住哪裡,又要靠什麼謀生?」母親真是萬般不捨。安徒生楔而不捨苦苦哀求,面對意志堅定的安徒生,母親的心也開始動搖了,她帶著安徒生去見當地的一位預言家。

出乎意料之外,預言家對她的母親說:「放心讓他去吧!你的兒子有一天會成為一個偉大的人物,並且會給奧登塞帶來榮耀。」最後,母親只好依依不捨的讓他一個人去哥本哈根。

流浪哥本哈根

告別了家鄉,安徒生帶著夢想到哥本哈根,他決心要當一個藝術家,卻差點面臨走投無路的困境。幸好有文藝界人士同情他的遭遇,為他勤奮努力的故事所感動,提供他半年生活基本需求及學習的機會。由於歌聲好,他被丹麥皇家劇院雇傭;但不久後嗓子卻壞了,並且失業,甚至差點餓死。

後來丹麥皇家劇院接納他為舞蹈學徒,等聲音慢慢恢復後,他又加入了合唱團,但是好運維持不了多久,有一天,皇家劇院寫了封信告訴他,不再聘他為歌舞演員了。

失望之餘,安徒生開始嘗試寫作。豐富的想像力,以及這些年來看了許多戲劇,激發出他的靈感、才華,短短幾個月內他完成了3個劇本,並且將劇本送到皇家劇院。但不幸的是,三個劇本的命運都一樣,全部被退了回來。不過這時安徒生開始得到了皇家劇院的主管喬納森·柯林(Jonas Collin)的幫助。

遇到生命中的貴人 喬納森·柯林

喬納森·柯林很誠懇的對他說:「從你的劇本裡,看的出你很有寫作的天份,可是你受的教育程度不夠,裡面有許多文法、拼字上的錯誤,如果你能多受點教育,將來在寫作上會有更好的發展。」喬納森·柯林幫他向國王申請到一筆獎學金,讓他可以到學校繼續唸書。從此以後,每當安徒生遇到困難,柯林一家人總不斷幫助他、鼓勵他。

勤學時期

安徒生到斯萊格思(Slagelse)的語法學校去深造幾年。後來又去了位於艾森諾(Elsinore)的另一所學校。這段期間為了報答柯林以及所有幫助他的人,安徒生勤奮勵學、成績優異,但是他並不快樂,梅思令校長的教育方式刻版嚴肅,還常常當著同學的面嘲笑他,讓他難堪。

更嚴重的是,梅思令校長並不鼓勵學生讀詩,甚至禁止學生寫詩,有一次他還把安徒生寫的詩撕成碎片。後來安徒生在他的自傳中說這些年是他生命中最黑暗和痛苦的時期。一位新來的老師向關心安徒生的柯林反應了這些情況,後來柯林幫他找了一位家教,順利考取了哥本哈根大學。

美夢成真

1829年,24歲的安徒生出版長篇幻想遊記《阿馬格島漫遊記》,第一版銷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優厚條件買下第二版,安徒生終於嚐到成名的滋味,從此脫離貧窮的陰影。

4月,安徒生另一部創作喜劇《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愛情》正式在皇家歌劇院上演。那一天,這位年輕的劇作家靜靜地坐在大劇院的一個角落裡,望著那些他所創作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出現在觀眾的面前,聽著觀眾的喝采,他的眼中不禁流出一行行的熱淚。以前遭到了奚落和否定,到現在舞台上的演出為止,是一段多麼艱苦和漫長的過程。

旅行、創作

25歲,安徒生與里波兒芙伊格特的初戀失敗。安徒生得到了丹麥國王的獎助,開始四處旅行。28歲時,他所愛慕的露意絲古林與他人訂婚,再嘗失戀苦果。他繼續到國外旅行,包括德國、法國、瑞士、義大利等。

安徒生把旅途中發生的有趣故事寫成一篇篇好看的作品,1835年初,安徒生發表了第一部小說《即興詩人》。同年,安徒生童話的第一部分在哥本哈根出版了,其他部分也分別於1836年和1837年出版。

1836年,安徒生出版了一部更成功的小說《奧·特》和大量的《瑞典風光》的草稿;1837年他發表了他最好的長篇小說《不過是個提琴手》。他的足跡幾乎遍及全歐,認識許許多多的學者、音樂家、詩人、小說家和政治人物,包括大仲馬、雨果、格林兄弟、海涅、狄更斯、舒曼等等。

永遠的童話大師

不過,真正使安徒生享譽世界文壇的卻是他所創作的童話故事。1835年出版第一本童話集。之後,他花費40載光陰,寫下了164則童話故事。不僅是丹麥,就連歐洲、非洲、美國、印度、日本和中國,幾乎全世界都可以聽見他的名字。他的作品已經被譯為150多種語言,成千上萬冊童話書在全球陸續發行出版。

他的童話故事還激發了大量電影,舞台劇,芭蕾舞劇以及電影動畫的製作。最著名的童話故事有《小錫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和《紅鞋》等。

1867年,他接到家鄉市長寄來的信,他被選為奧登塞榮譽市民。信中高度讚揚他為全歐洲的孩子帶來了歡樂。1875年8月4日上午11時,安徒生因肝癌逝世於朋友的鄉間別墅。喪禮備極哀榮,享年70歲。

從一個三餐不濟的孩子,到世界知名的作家,安徒生的一生就像「醜小鴨」一般,憑著堅定的決心和過人的毅力,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為世世代代的孩子留下了繽紛多彩的傳奇故事。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賣火柴的小姑娘和賣燈草的老大爺都是不幸的弱者,一個是西方世界的童話,一個是「和諧盛世」的現實,似乎不好類比。但他們追求光明和溫飽的希望都被無情粉碎,卻是並無二致的同樣遭遇,故而一樣地使人潸然淚下、歔欷不已。但,小女孩的「幸運」是終於見到最愛她的奶奶,老人最不幸的是看見了號稱「媽媽」的狼外婆。
  • 】(大紀元記者陳勤台南報導)長達60公尺高7公尺、重達12公噸的巨人格列佛巨人人像,在台南蕭攏文化園區展出,民眾可以化身成小人國的國民,體驗童話故事情境,一起走進格列佛巨人的身體裡面,來一趟充滿奇幻驚喜的人體藝術探索。
  • 對於某些成年人來說,包括相信聖誕老人的存在和布娃娃有生命的行為,都是幼稚而荒唐的。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成年人們在自己不相信童話時,拔苗助長地去打破孩子們的夢想。
  • 香港擁有一百年的殖民史,東西文化交匯,曾和很多文人有過千絲萬縷的聯繫。1974年,台灣詩人余光中赴港任教,寫下「姑且叫它做家吧」,其後他有11年時間在港度過,這段時間是他的黃金創作期,沙田山居成為他生命中最愉快的日子。
  • 司各特追溯歷史的文學敘事架起了溝通理解的橋梁,他對南北民族的差異有著極大的慈憫包容,反對任何一方的血腥暴力,前車之鑑,發人深省。
  • 沃爾特‧司各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是18世紀末蘇格蘭著名作家、詩人和歷史學家。生長於愛丁堡的他曾是律師,也當過副郡長。司各特的詩歌很受歡迎,但他最終成為英語歷史文學的一代鼻祖,素有「蘇格蘭之魂」、「歷史小說之父」等美譽。
  • 林語堂筆鋒犀利,行文隨意隨性,痛快淋漓處讓人喝彩,幽默詼諧處使人莞爾一笑。對了,這個中文「幽默」一詞,就是林語堂從英語「humor」翻譯過來的。他的文字真情流露處令人動容。
  • 索爾仁尼琴:生命最長久的人並不是活得時間最多的人。因為永恆的比暫時的偉大,天國的比人間的偉大,靈性的比政治的偉大。
  • 一場奇異的颶風席捲而來,所到之處一片飛沙走石。大風吹倒了禾苗,撼動了大樹,可謂颳得天昏地暗,令滿朝君臣震驚。這來自上天的怒吼,如此急切凌厲。
  • 他是人中翹楚,胸藏甲兵,腹有奇謀,一生秉持高節,始終不肯出仕為官。有一年,他遊歷趙國邯鄲,親眼目睹趙都面臨滅頂之災。他出面相助,猶如從海底升起的明珠,不僅照亮了天地,甚至穿越千載,照亮了後世千秋。當李白吟詠「吾亦澹盪人,拂衣可同調」,吾人是否見賢思齊,與之同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