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師:大賽選手音樂路正水平高

人氣 1

【大紀元8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邱青青紐約報導)8月28日,《全世界華人小提琴大賽》 複賽後,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小提琴專業的陳女士接受記者採訪,談到跟一些選手接觸的印象是他們都很正派,比較單純。她相信具有這樣品質的選手經過正規訓練,進步都是非常快的。

她認為,新唐人的大賽為弘揚古典正統音樂做了「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現在社會的傾向是脫離古典而追求譁眾取寵的現代音樂,甚至在古典音樂的聖地都充斥了這些糟粕。」

*海外音樂教育沒黨文化

她注意到這個大賽的特點是選手大多是海外華人後裔,「他們整體水平很高,學音樂走的路子很對,沒有受到黨文化影響,直接從音樂出發,能夠抓住本質,所以學習和練習的效率能很高。」

陳女士認為大陸的音樂教育就是「只學技術,不許信神。包括現在我在大陸的朋友都還是在作歌頌黨的小提琴曲。」

她認為一個好的小提琴手,重要的是要從小開始嚴格教育培養,要培養他們做人正直,同時還要給他們創造一個音樂環境,比如通過音樂學校的正規教育,學習完整的技術。另外,培養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對神崇敬,這樣才能演奏出純真的音樂。

*熟悉中國文化才能拉好《梁祝》

她也注意到在這次大賽的決賽曲目之一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她認為這個曲目對在海外生長的選手會具有挑戰性。因為他們對梁祝的故事不瞭解的話,就不容易表達好。

她和一位選手交談的時候,選手告訴她說:「我爸爸拉梁祝比我拉的好,別的沒有我拉的好。」這位選手的父親畢業於中國著名音樂學府,現在教小提琴。

但是台灣來的選手就很熟悉梁祝故事情節,其中一個選手還非常喜歡演奏梁祝這個曲目。她認為梁祝協奏曲是將中國民間樂曲改編成用西洋樂曲演奏的音樂的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其成功的原因是這個故事家喻戶曉,曲調優美,一聽就感覺親切。她的很多朋友都喜歡聽她拉梁祝,可見這個音樂深入人心。

陳女士在談到自己的專業經歷時提到她在文革中的經歷:下放到農村,後來因為直言而被劃成反革命,被剝奪工作權力……。

她那一代的很多優秀的音樂人才被中共的一次次運動摧殘了。當她看到新唐人通過華人大賽在海外把中國文化發揚光大,在世界舞台展示華人音樂家的才華,非常讚賞。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第二屆「全世界華人小提琴大賽」複賽選手風采(一)
快訊:全世界華人小提琴大賽入圍決賽名單揭曉
組圖:第二屆《全世界華人小提琴大賽》複賽選手風采(二)
凝情於弓 8選手入圍全世界華人小提琴大賽決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