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自耕農陳榮標

文/龍芳、攝影/方傳聖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

台灣台東縣關山鎮,是一個傳統的客家小鎮,緊臨池上鄉,所生產的關山米,和池上米一樣擁有花東縱谷天然的氣候與水源,品質風味也享有盛名;這兒的農民樂天知命,在拜訪關山自耕農陳榮標的時候,特別感受到台灣農民勤奮的生活態度和純樸的農家風情。

透早就出門 傳統農村生活節奏

在朋友家中聚餐,米飯的香Q柔軟,讓人忍不住多添了一碗,美味的菜餚也成了配角;朋友笑說:「飯很好吃吧!這是現碾的關山米。」好吃加上好奇,我們找到了米的主人陳榮標。

傳統的三合院裡,陳榮標的太太杏惠說:「他一早不到5點就下田了,現在還在田裡,今天要做完翻土。」杏惠和2個可愛活潑的孩子帶我們到了田裡,耕耘機暫停了一下,陳榮標跟我們簡單的招呼後,便又繼續他的工作。

這是二期稻作收成的季節,一望無際的田野中,大部分稻田都已收割,好幾部耕耘機穿梭其中,成群的白鷺絲跟著機器前進,在翻開的泥土中尋找他們的糧食。兩個孩子在田裡又叫又笑的奔跑,湛藍的天空,乾淨澄澈,此時此景,讓人心中湧起一陣莫名的觸動。

沿著田邊小徑往回走,坡坎上,曬著梅干菜,杏惠說,農家自種的青菜,吃不完就會曬乾保存,後院還養了雞,平日吃的大部分都是自家的產品;她還預告,不多久後,田裡就會鋪滿大片清甜的油菜花!

在幼稚園教書的杏惠,能幹開朗,當初從市區遠嫁到農村,跌破大夥兒眼鏡,她卻很快適應勤樸的農家生活;排行最小的陳榮標有8個兄弟姐妹,逢年過節,吃飯時往往需要張羅6、7張桌子,她也能應付裕如;杏惠的公婆結縭超過60年,牆上掛著縣政府送的「金婚祝賀狀」,兩位老人家熱誠敦厚,我們聊到近中午,陳榮標才從田裡回來。


花東縱谷自然的氣候和水源,孕育出好米。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夫陳榮標。


陳榮標自己種自己輾的米,有完整的生產履歷。

稻米建履歷 徹底執行無毒農業

「這麼好吃的米是如何種出來的?」一見米主人,我們立刻好奇詢問,皮膚黝黑的陳榮標,輕鬆幾句就解答了疑問:「水源、單一品種、安全,是米好吃的主要原因。」

原來,當地天然的灌溉水源,讓關山米得天獨厚,加上選擇適合花東氣候的「高雄139號」品種,口感香Q,過程中再嚴格掌控安全,這樣產出的稻米能通過層層檢驗,不僅本地人喜歡,也深受日本市場鍾愛。

拿出稻米的生產履歷表,陳榮標指給我們看上面的栽培工作紀錄,從整地、秧苗期、營養生長期一直到收穫期,完整記錄著施肥和施藥的日期。「收割前10天,要通知收購的廠商,會同農友到田裡做稻穗檢測,不通過就延期收割。」

陳榮標強調,完全配合政府的無毒農業政策,種出的米大部分由當地最大的廠商收購包裝後內外銷,因為新鮮好吃、品質穩定安全,許多吃過的朋友或機構還會向他定期購買;原來,朋友家中好吃的米飯,便是這樣來的!

順自然而行 傳承勤奮儉樸家風

陳榮標學的是汽車修護,原本在台北上班,多年前因二哥驟逝,立刻束裝返鄉,接替家業的傳承,問他這其間可有一些無奈?「不會啊!家裡的田本來就要有人種啊!」

談到種田,陳榮標說,4甲地,一年二期稻作,目前全由他一人負責;每天清早出門要忙到中午才回家吃飯,插秧時3點就要起床,冬天時站在冰冷的水田裡,我說:「真辛苦啊!」「不會啊!種田本來就是這樣啊!」

中午,滿桌豐盛,「青菜是早上拔的、雞肉在敬神比賽中得了第四名–」杏惠忙著介紹,我們忙著塞滿嘴,一邊好奇鄉下農夫和都市老師如何結的緣?「親友介紹的,交往一年後才結婚。」據說這一年間,陳榮標每天向杏惠報到,真誠和堅持終於贏得佳人歸。

三合院的正廳門上方,掛著「扶風堂」三個大字,兩邊對聯寫著:「扶持正義胸懷曠,風度融合地步寬」,在這個傳統家庭成長的陳榮標,認真做該做的事、不以為苦,所種出的稻米,品質一如其人,令人信服。◇
(http://www.dajiyuan.com)


成群的白鷺絲跟著耕耘機尋找糧食。


鄉下的天空清朗迷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東港鎮農會昨天舉辦良質米競賽,種稻30幾年的農民林清源以高雄145號種植出冠軍米,每顆米粒晶瑩剔透,口感香甜,將代表東港鎮參加全國十大經典好米競賽,鎮農會有信心獲得好成績。
  • ((大紀元記者王梅芬台中報導)台中中興大學校園27、28日舉辦中興大學「蔡十八菌」安全農業向下紮根的成果展。現場展示的是經過中興大學農藥所檢驗無農藥殘留篩選合格的產品,產品皆以中興大學農業推廣中心蔡東篡主任所研發的蔡十八菌,加上生物鈣等方法施作,為農民提高了農產品的質與量。
  • 〔自由時報記者李穎/北縣報導〕台北縣政府農業局推出「三峽農民嘉年華」活動,邀請民眾8日、9日到三峽一遊,品嚐在地綠竹筍、碧螺春,還能逛農民市集,把新鮮蔬果帶回家。農業局也提醒,活動可能受颱風影響延期舉辦,一旦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將延至29、30日。
  • 〔自由時報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六十石山及赤科山金針花季,除了白天的賞花行程外,晚上的自然生態及夜觀行程相當熱門,農民還加入充滿人文特色的講古及先民拓荒移民史,兼具人文與生態的旅遊特性,這項行程備受遊客喜愛,更適合閣家前來深度旅遊。
  • 香港彩瓷業界泰斗徐淼於2月15日辭世,享壽105歲,是港彩輩份最高、最年長的瓷繪名師。徐淼曾任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繪瓷部主任畫師,師從港彩名師謝中吾,擅長繪山水彩瓷,為道風山繪製作品無數,在雲水堂繪製圓形巨幅壁畫時已八十多歲。香港陶瓷研究會會長嚴惠蕙2月24日凌晨在該會社交媒體專頁發表悼文《追念徐淼先生》,回顧徐師傅生平。
  • 寧艾文(Evan Ning)是一名加拿大影視攝影師兼燈光師,參與拍攝了多部著名的好萊塢影視作品,包括迪士尼、華納兄弟和網飛旗下的電影。他還擔任過法輪功真相電影的攝影總監,包括《為你而來》和《永恆的五十分鐘》。艾文是一名從小修煉的法輪功學員,他是怎樣成長為才華橫溢的青年的呢?讓我們來聽聽他的故事。
  • 清晨6時半,天仍矇矇亮,在香港最南端的隱世小島上,人稱蒲台島「島主」的島民羅金樹(樹哥)已經開始駕著小艇出海捕魚,除了炎熱和惡劣天氣外,每天清晨一次,下午一次,日日如此。樹哥是土生土長的島民,一生都不願離開蒲台島去其它地方生活。今年73歲的他,身體依然健朗。
  • 筆者曾於國家圖書館查找抗日戰史資料,發現一本全新改版的《中國陸軍作戰各大戰役實錄》珍貴史料,然而此書在各大書局中卻未發現販售,因此只得聯絡作者,想購買此書。2009年,筆者與友人一同拜訪作者楊濬彥先生,因此發掘了這位已高齡九十九,一生反共的國民黨抗戰老兵的精采故事 ,他的一生彷彿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
  • 中國第一貪江澤民家族斂財萬億;嫡孫江志成躲貓貓起家坐擁5千億資產;江志成借毒生財,涉核酸收割;江澤民死失靠山,江志成榮登殺豬榜頭號追蹤目標。
  • 與西方基督教相關的聖誕老人(Santa Claus)和東方的壽星老人一樣都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傳說人物。不同於只留在傳說中的東方老壽星,每年聖誕期間,世界各地都會有成千上萬的聖誕老人同時出現在我們的真實生活中與大家共慶聖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