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仙女座星系吞噬相鄰星系不斷擴張

人氣 104
標籤:

【大紀元9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宇澳洲珀斯綜合報導)《自然》雜誌2009年9月3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揭示,仙女座星系正大量吞噬與其相鄰的三角座星系的星群而不斷擴張;研究還發現銀河系的規模比我們原來想像的要大的多。天文學家近日從望遠鏡拍攝到的影像看到了仙女座蠶食三角座所留下的殘留星體和巨型結構。

大星系(如仙女座)通過吞噬周圍的小星系而不斷擴張的理論早已存在。這種流行的星系演化模型,即所謂的「層次模型」,認為諸如仙女座之類的大型星系被更小的星系所包圍,並與其密切聯繫。 現在天文學家們終於有了影像資料來研究層次模型。

天文學認為,星系是大量恆星和其他物質籍由引力而聚集在一起的巨大集合。「層次模型」理論認為大的星系通過吸收較小的星系不斷演化、成長。驗證這一理論的一種方法是找到這一演化過程的殘留物。但是找到這些微弱的殘留結構是困難的,因為得在比星系主軌道廣闊數百倍的宇宙空間去尋找。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Bristol University)物理系的哈克索 (AvonHuxor) 博士參與了這項研究,他說:「這項研究真正令人興奮的是,我們第一次真正細節的觀測到星系之間的融合。古怪的是對我們自己所屬的銀河系難以開展類似的研究,因為我們身處其中,要弄清數據背後的含義很困難。」。

天文學家們在圍繞仙女座的三角座星系的一個可能的軌道上,進行高分辨率數字模擬的投影頻閃, 重現觀測到的這些星系的資料。這些數字模擬細節表明,三角座最終被其巨大的鄰居仙女座所吞噬,成為仙女座形成和演化的一部份。

參與研究的美國天文學家劉易斯(Geraint Lewis)說:「仙女座是離我們最近的龐大鄰居,距離天河250多萬光年 。我們的觀測覆蓋仙女座周圍直徑達100萬光年的廣袤空間,拍攝下了有史以來最廣袤、最深邃的銀河系空間影像。我們第一次影射從未勘測的仙女座的外圍,發現一些小星系殘留的恆星和巨型結構,而小星系本身已被納入仙女座,作為其演化過程中的一部份。最驚人的發現是:仙女座正與相鄰的三角座發生互動,使用小型望遠鏡可從北半球觀測到三角座。我們採集的影像數據顯示數百萬三角座的恆星被仙女座當作路遇的部份拽入其演化擴張之中。兩個星系最終可能完全合併在一起。」

除了兩個星系之間的互動,這項觀測還表明,銀河系的規模可能遠遠超出過去的想像,其引力的作用遠遠超出靠近銀河系中心的恆星。

仙女座星系(「梅西爾31」,或M31 )和三角座星系(M33)以天空明亮的星星和星群為標誌。這些星系根據其看的見的星群命名。仙女座在北半球晴朗的夜晚肉眼可見,三角座星系在北半球用小型望遠鏡可以看到。「我們在整個觀測區發現的耦合結構和恆星編隊顯示:星系比我們原來想像的要大得多。天文學家認為仙女座星系是一個典型的銀河系,令人驚訝的是,它是如此巨大。我們發現距離其中心軌道100倍之遙的外圍還有鬆散綁定的恆星群 。」

加拿大赫茲伯格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的邁克科恩納切(Alan McConnachie)博士是這項研究的領頭人,他表示:「我們在整個觀測區域發現的流體和結構驚人的證實了這個『典型』星系的龐大規模。直到幾年前,沒有人指望從一個星系的中心能夠找到這些東西。但仙女座向我們展示:銀河系比我們原來想像的要大的多。」

據悉,這個研究小組的成員由來自不同國家,包括來自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英國和美國的天文學家。

研究小組使用了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頂的加拿大-法國-夏威夷望遠鏡,以前所未有的探測靈敏度觀測微弱的仙女座外達。這個令人驚訝的研究結果,標誌著研究仙女座的形成進入更為細節化的重建階段,仙女座的形成過程似乎今天還在持續。


GALEX衛星拍攝的仙女座星系在紫外線波段的影像。(圖片:維基百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哈勃望遠鏡拍到最明亮星系團
通用汽車對外洽商  可能出售旗下釷星品牌
哈勃望遠鏡拍攝到 「宇宙問號」?
銀河系徘徊數百黑洞 吞噬鄰近星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