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信州大學研究團隊利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所製的心肌細胞移植到罹患心肌梗塞的猴子身上,結果症狀改善,成為全球首例。
最近氣溫多變化,不少人開始鼻子過敏、打噴嚏、咳嗽。專家建議,飲食應選潤肺清燥,如水梨、百合、蓮子,也可多吃酸性水果,如百香果、柑橘。
孩子的身高是不少爸媽最關心的問題,兒童生長協會理事長羅福松今提醒,如果孩子5歲後,每年長高不到4公分或矮同儕一個頭,可能是生長遲緩警訊,建議及早治療,仍有機會長高。
一名42歲女性工作時雙手遭機器捲入,經整形外科醫師執行斷指再接手術後,再以高壓氧治療救回,省去多次清創及皮瓣移植等問題。
近日英格蘭公共健康主任建議每個人補充10微克的維生素D,以強化民眾的骨骼和肌肉,稱此舉將令孩子受益。顯示維生素D缺乏已成普遍社會問題。
63歲洪姓婦人2年來飽受泌尿道感染之苦,近一個月她的左腰出現不明疼痛,就醫檢查發現洪婦的左側腎臟嚴重膿瘍,住院接受抗生素,才不致引發敗血症。
關節退化可能要換人工關節,骨科醫師古鳴洲今天說,女性膝關節置換比男性多,可能是荷爾蒙影響、生活動作常有蹲姿,尤其蹲著上廁所膝蓋承受體重7倍壓力,上了年紀就應避免。
腦中風危險可能致死,也可能肢體癱瘓。專家指出,近年新興的鏡像治療,用好手在鏡像中的動作欺騙大腦,好像壞手也可如常運作,幫助神經重組,提升受損腦的神經活性。
新北聯醫籲中年男性應重視攝護腺癌篩檢,攝護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若因尿滯留或骨骼轉移才診斷出來,往往已是末期,也被稱「男人的無聲殺手」。
近來社群網站瘋傳「桃子和西瓜一起吃會產生劇毒,嚴重甚至會奪命」傳聞,不少民眾半信半疑。食藥署闢謠專區指出,根本是沒有根據的說法,呼籲民眾別信謠言。
流感疫情升溫,公費流感疫苗10月起開打,醫師今天表示,肺炎是流感重症奪命大宗,建議年長者、慢性病患、腎臟功能不好的民眾,施打流感疫苗時不妨多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台中一名22歲年輕男子,入伍前夕自行體能訓練,卻屢屢發生胸悶、心絞痛症狀,就醫發現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指數超過正常指數三倍,三條冠狀動脈都已嚴重阻塞。
20餘歲女性右上腹疼痛,坐立難安,原來是膽結石。醫師說,年輕人有膽結石與家族病史、飲食習慣有關,吃太油或為了快速減重而減少油脂攝取,都會影響膽收縮。
薑黃(turmeric )曾經一度只是一種偶爾可以添加在咖哩裡面的香料。然而,現今被西方人喻為新超級食品,能治愈一切從燒心(heartburn )到食物中毒等疾病。
二歲小女孩左腎被4公分大小的「鹿角狀結石」塞滿整個腎盞與腎盂,導致經常性高燒,幼童父母求治多家醫院,但礙於目前尚無適當幼齡設備實施碎石手術(PercutaneousNephrolithotomy),許多醫院不敢貿然動刀,最後輾轉來到高雄義大醫院,經主刀醫師余燦榮以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臂取石,成功完成艱鉅任務。小女童術後第二天就恢復以往活力,讓家人與醫團相當欣...
研究報告今天指出,節食和運動對帶有肥胖基因變異體FTO者的效果,和不帶此基因的人一樣。
一名年近六旬男子左手腕出現如雞蛋大小的疑似腫瘤,紅腫疼痛,就診檢查才知是痛風石,醫師呼籲,身上若出現不明腫瘤,應盡速就醫確診,好對症治療。
中秋佳節大多數人都是在「大吃大喝」中度過,醫師提醒除了大家熟知的肉類、海鮮、高湯、菇類、啤酒外,過量「含糖」飲料及甜點都會誘發痛風發作。
98歲洪老奶奶上月跌倒骨折,為不讓子女擔心,她忍痛3星期不肯就醫,後在家人的勸說下,就醫接受治療,以髓內釘固定髖骨骨折,術後3天順利出院。
一名66歲林男有頻尿問題卻不以為意,認為自己天天都到碧潭晨泳,應該算是健康,因此僅以成藥打發,吃了2年後突然出現血尿,原以為是藥物副作用,就醫才發現竟是攝護腺癌。
中秋烤肉慎選食材,國健署今天提醒,饕客愛吃的香腸及牛、豬、羊等紅肉,已被證實會增加大腸癌風險,高溫燒烤也會產生致癌物質「雜環胺」,呼籲多以白肉、瘦雞肉、魚肉取代。
50歲沈女士長期有頭痛暈眩症狀,本以為是貧血導致,她常吃櫻桃、葡萄、四物飲等補血營養品,但症狀始終未改善,就醫檢查發現,她的腦中長了直徑7公分大的腦瘤。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9月9日公布,一名兩歲女童被證實感染大腸桿菌的超級病菌,她已是第四名被診斷感染抗生素無效病菌的美國人。
台灣洗腎人口世界數一數二,每週3次的洗腎讓患者影響正常生活,屏東基督教醫院表示,腹膜透析洗腎法患者就算出國也可以自己操作,但許多人怕操作不當,至今接受度不高。
據頂級科學期刊《自然》(Nature)雜誌消息,瑞士蘇黎世大學成功研發出一種可阻斷阿爾茨海默氏症發展的新藥。該藥物針對大腦的深層損傷,小規模臨床試驗初步證實其含有的抗體可消除早期患者腦中堆積的澱粉樣蛋白。專家稱疾病的發展進程有望因之改變。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今天說,103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中,糖尿病為第5名,平均1小時就有1.1人死於糖尿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是民眾對打胰島素的迷思。
在強烈陽光下需要帶上太陽眼鏡保護眼睛,但有一些對太陽光不太敏感的人就不太注意眼睛的保護。臺灣有一名40歲跑業務的人在高溫下騎機車兩個月,發現視力模糊,到眼科檢查才發現老花眼暴增到300度。
什麼是前列腺炎?很簡單,就是前列腺感染,具體說就是分泌精液的核桃形男性腺體發炎。前列腺炎的直接誘因還不完全被醫學界所知,已認識的病因包括細菌感染、尿液刺激、下泌尿道問題、寄生蟲以及病毒等,某些醫療手段或藥物也會增加罹病風險。
您的PSA升高了嗎?PSA代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它是由前列腺上皮細胞合成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前列腺或前列腺細胞出現問題時,血液中的PSA值就會升高。但從PSA值並不能推斷前列腺出現狀況,其升高有多種因素。
癌症是全球最可怕殺手,一年有800萬人死於癌症,且人數還在持續上升中,2030年預估癌症死亡人數會攀升到1300萬人。雖然大多數人都聞癌色變,但曾有研究發現: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率是因為人為飲食和行為所造成
共有約 36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眾議院通過兩黨法案,授權行政部門反擊中共有關西藏的虛假資訊,並敦促北京透過無條件對話,和平解決與西藏的長期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