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纳人才, 重振台湾经济

标签:

【大纪元1月24日讯】用“震撼教育”来形容台湾去年的产业经济状况应不为过,先是网路类股随着美国那斯达克市场从年初起一路向下,演变成年终“最寒冷的冬天”;然后是高科技产业难耐“戒急用忍”,纷纷至对岸寻找新据点;接下来是结构性不景气造成股票族陪
光老本、失业率急遽上升,“郁卒”人口增加,社会浮动不安。

但是,在台湾人非常郁卒的同时,对岸却仍持续两位数的经济成长率,产业“连根外移”、“边陲化”的疑虑日渐加深。 目前台湾八项产值全球第一的电脑周边产品中,有60%是在大陆制造的,但电子业的利润仍然增加,表示这样的分工模式的确有助于电子业的发展,而两岸仍有许多合作与调整的空间,因此短期内无需过度忧虑。但长期来看,大陆终将逐渐掌握半导体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台湾必须加速朝向“知识经济”产业发展,以灵活的反应
力、绝佳行销能力、小而美的营运实力、以及源源不绝的创意,成为两岸分工体系中的营运中心。

事实上,目前真正令人担忧的并非企业的“外移”,而是自身投资环境、生活环境不佳、人才素质不足的“内在”问题。日前国科会光电小组指出光电产业人才不足约25,000人,而甫闭幕的全国经济发展会议中,许多电子业者亦指出科技人才每年不足万余人,在一片“失业”阴影下,这些意见反映出台湾目前人力素质不均衡的困境,尽管失业者呼吁政府要扩大内需市场、以公共工程来增加就业机会,但没有投资就没有工程,而缺乏人才又成为投资的负面因素,长此以往,产业要不外移都很难。

尽管科技业者一直在呼吁开放大陆高科技人才来台工作,但这部分的法令一直没有松绑。或许因为两岸关系敏感以致于不宜贸然引进大陆人才,但让其他国家的科技人才来台工作,却是一个可行之道。美国就是因为不拘国籍、种族,大量引进外籍人才,才能造就超级强国的地位;新加坡政府更是有计划性的引进各国优秀人才,政府的研究机构中有多数领导人皆为外籍人士。

外籍人才也许会冲击到本土就业市场,但也能让台湾更趋于国际化,产业因适当的人力投入而更具有竞争力,同时更能塑造出包容、有视野、有科技领导技术与教育领先的国际形象,对我们的人民将是良性的竞争。因此,要解决台湾的人才断层,必须要有开阔的胸襟,欢迎有能力、有技术、有专业的各国人才来台定居、工作,贡献专长,这样广纳人才的胸襟,才有机会创造“知识经济”的产业,再造台湾的经济奇迹。


    相关文章
    

  • 陈水扁:生物科技将成为本世纪最有潜力的新兴产业 (1/23/2001)    
  • 蔡英文为推动两岸三通强调: 经济社会国防安全考量 (1/22/2001)    
  • 商周:未来5年台湾人才外流中国将成潮流 (1/19/2001)    
  • 吕秀莲:北京不武、台湾不独台商; 当务之急, 搞好经济 (1/19/2001)    
  • 吕秀莲:台商大举投资大陆对台湾经济产生六大冲击 (1/18/2001)    
  • 吕秀莲:去大陆投资让台湾经济衰退 (1/18/2001)    
  • 未来5年台湾人才外流中国将成潮流 (1/17/2001)    
  • 台商有兴趣到柬埔寨设成衣厂 (1/17/2001)    
  • 台商去年投资大陆198亿 (1/16/2001)    
  • 台湾五蒙面枪匪抢劫 地方军部八名官兵被绑 (1/15/2001)    
  • 台湾经济部长谈产业政策 (1/13/2001)    
  • 陈水扁:新政府阴霾已去 未来信心十足 (1/12/2001)    
  • 财政部颜庆章澄清无金融危机迹象 (1/11/2001)    
  • 台湾经济“雪崩”及两岸关系 (1/10/2001)    
  • 台湾首富王永庆再呈万言书: 速开放两岸 直接“三通” (1/8/2001)    
  • 王永庆“万言书”指台湾经济已呈明显颓势 (1/8/2001)    
  • 台湾经济不景气 台湾电子公司董事长跳楼身亡 (1/8/2001)    
  • 扁将调整“戒急用忍”政策 (1/7/2001)    
  • 今年台湾经济展望 (1/7/2001)
  • 相关新闻
    今年台湾经济展望
    扁将调整“戒急用忍”政策
    台湾经济不景气 台湾电子公司董事长跳楼身亡
    台湾首富王永庆再呈万言书: 速开放两岸  直接“三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