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议员遇刺背后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3月21日讯】据《环球时报》报导,3月14日发生的国家杜马议员、亲政府的“统一”党议员团高官科德佐耶夫遇刺事件引起了俄罗斯社会各界的广泛注意。

事情的经过是:3月14日下午,国家杜马正在讨论俄共提出的对政府不信任案,“统一”党议员团决定不参加投票,科德佐耶夫认为当天举行的会议与他无关,便到莫斯科市中心兹沃纳尔斯基胡同办自己的事。对此次外出办事,科德佐耶夫未做任何特殊防备,与过去在生意场上左右拼杀相比,现在他心中平稳多了,自己是国家杜马议员,担任着国家杜马北方和远东问题委员会副主席这一要职,享有人身不受侵犯的特殊权利,坐的车有国家机关要员的特殊标志,身旁的司机也不是一般保镖,而是地地道道的内务部大尉军官萨佐诺夫,直接隶属内务部国家机关警卫局八处。

14时20分左右,科德佐耶夫从一幢办公楼内走出,萨佐诺夫忙从车内走出迎上前去,为他打开了车门。突然,从斜对面一幢废弃的楼房传来了枪声,子弹密集地射过来。萨佐诺夫不愧是训练有素的军官,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科德佐耶夫。子弹击中了萨佐诺夫的头部,而科德佐耶夫的胸部和手也负了伤。

警方闻讯后迅速赶到了现场,但杀手已不知去向。从现场来看,这是一起典型的有预谋的暗杀事件。杀手埋伏的地点是一幢距现场25米的三层楼房,暗杀行动由两个人实施,一个人在三楼,负责射击,另一个人在一楼负责监视和掩护。警察在三楼一个窗口边发现了一枝带消音器的步枪,旁边有射击后留下的子弹壳。暗杀行动完成后,两个杀手均逃离现场,警方在全市进行的搜捕行动无功而返。

萨佐诺夫因伤势过重,在救护车上死亡。科德佐耶夫被送到医院,经抢救已脱离危险。3月16日,科德佐耶夫以被害人的身份接受了警方的询问。

科德佐耶夫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是在伊尔库茨克市被选为国家杜马议员的,别看他今年只有33岁,但在当地却是一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风云人物。

20世纪80年代中期,科德佐耶夫从高加索地区的印古什共和国来到伊尔库茨克。由于在生意场上一帆风顺,科德佐耶夫的个人影响力越来越大,1997年曾担任过印古什共和国常驻伊尔库茨克州的代表,后任伊尔库茨克州制陶厂副总经理。1999年国家杜马选举前夕,伊尔库茨克州内务局怀疑科德佐耶夫与其几个兄弟参与了侵吞巨额财产事件,并对此案进行刑事立案调查。

此外,有消息称科德佐耶夫是印古什帮黑社会的头面人物之一。近年来,印古什帮与阿塞拜疆帮在伊尔库茨克州争夺势力范围的矛盾公开化,双方开始火并,各有伤亡。警方曾表示,不排除科德佐耶夫遭暗杀与黑社会帮派的斗争有关的可能性。

近年来,俄罗斯杜马议员被害事件屡屡发生,绝大部分案件都没有侦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发生在1998年11月20日的国家杜马议员、俄民主派著名代表人物之一斯塔罗沃伊托娃在圣彼得堡被害事件。事件已经过去两年多了,凶手仍然逍遥法外。国家杜马议员命案屡次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俄国家杜马中成员复杂。

近年来,金钱在俄罗斯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商业巨贾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纷纷到国家杜马中寻求保护伞,议员这件冠冕堂皇的外衣至少可保证他们不受司法机关的逮捕和骚扰。因此,国家杜马中成员复杂,除职业政治家外,许多金融寡头、犯罪集团的头面人物也鱼龙混杂地进入俄最高立法机关。暗杀国家杜马议员在俄社会上影响极大,幕后操纵者均非等闲之辈,因此,每次暗杀活动均经过周密部署,由职业杀手实施,犯罪后不留任何痕迹。这类犯罪一旦发生,便都成为警方久侦不破的重大疑难案件。

相关新闻
分析:中共四处拱火树敌 自身战略或受阻
伊朗利用大学掩盖核武器研发 逃避制裁
中菲海上冲突后 美菲防长通话重申安全承诺
因协助贩毒罪 美国判前洪都拉斯总统45年监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