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在人才争夺战中落后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27日讯】 较早前有一位在美国留学的读者写了一篇很长的电邮到本报网页,对我们支援输入内地专才计划提出不同意见。这位读者认为,香港的毕业生不会因实施这项计划而与内地学生增加交流;相反,计划只会加剧内地与香港学生的分化,因为两者成为直接竞争的对手;而且,这项政策也会大大增加香港学生包括留学生的忧虑,恐怕自己只会成为港府留住投资者的“一只弃子”。

拒人才门外太笨

毫无疑问,这位读者的忧虑不是没有根据的,也有相当的代表性,因为新的输入专才计划把香港的大门开放予内地专才,这对香港学生以至在职的上班族都是一种压力。但是我们仍然认为计划对香港经济以至人才发展都是利多于弊的,不致出现抢饭碗或压低工资的情况。正如我们一再指出,离乡背井到其他城市工作对任何个人来说都要付出各种重大的成本的,包括失掉原来的人际网络、社会关系、家庭支援,而且要承担高昂的生活费用,因此即使有这样的机会,选择的人也不会太多,对香港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有限。更重要的是,本地学生包括到海外留学的学生拥有地利及人和的优势,他们对市场转变、世界动态的讯息掌握理应比内地学生优胜,在这样的优势下,只有少数优秀的内地人才能胜得过;若果有这样优秀的人才,香港理应吸纳才是,把他们拒诸门外不是太笨了吗?

不来才令人担忧

应该看到,争夺人才已是全球发达地区的共同目标,英国、美国、加拿大都先后推出更宽松的移民及就业政策,让外来的留学生可以在当地找工作,甚至成为居民。澳洲也将在七月份推出新措施,加入争夺人才的行列,希望能留住海外包括香港到澳洲念书的留学生。换言之,香港的学生也将成为人家争相罗致的对象。怎么只看到内地精英的挑战而看不到香港学生同样在向其他地区的毕业生作挑战呢?因此我们认为输入内地专才虽然将会带来更大的竞争、更大的压力,但这些是良性的竞争、是积极的压力,一方面促使香港吸纳更广泛、更多元化的人才;另一方面也促使本地专才对内地及内地专才增加了解。真正该担心的是内地的专才不愿来港、对香港没有兴趣,因为这说明香港的发展机会、条件不如其他城市,这对香港固然是个坏消息,对香港学生及专才恐怕也是个坏消息。

──原载《苹果日报 》 (二00一年四月廿七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美国IT人才短缺现象缓解 电子商务互联网需求仍大 (4/27/2001)    
  • 陈水扁指台湾前途由台湾人民决定 (4/27/2001)    
  • 北大清华怪招迭出 京城招生大战提前开场 (4/26/2001)    
  • 香港特区政府将招聘10名月薪10万的高官 (4/26/2001)    
  • 上海为吸纳海外人才居留 筹划上海绿卡 (4/24/2001)    
  • 北大更改学制 医学生直攻博士 (4/24/2001)    
  • 赵无眠:女性化的中国 (4/24/2001)    
  • 软件人才流失严重 中国内地遭遇软件人才危机 (4/23/2001)    
  • 戚其义、邵美琪重燃爱火 (4/23/2001)    
  • 归国博士为何被炒鱿鱼 (4/23/2001)    
  • 大陆九成人才想跳槽﹐收入水平是准绳 (4/22/2001)    
  • 盖茨找工作 一个多月没人要 (4/22/2001)    
  • 中科院投入十亿元吸引海外人才 (4/21/2001)    
  • 金钱挂帅 中科院年薪400万 招引国外高才 (4/21/2001)    
  • 美国情报界频曝丑闻 (4/21/2001)    
  • 底女警扮夜总会公关破案 毒犯为育儿潜逃22年自首 (4/20/2001)    
  • 广东:局长们私分办学款87.5万元 一审竟判无罪释放! (4/19/2001)    
  • 加拿大卑诗省又一医疗工会濒临罢工 (4/17/2001)    
  • 苹果会帮助无数妇女戒酒成功 创办人获嘉奖 (4/17/2001)    
  • 大陆民企能打赢人才战吗﹖ (4/15/2001)
  • 相关新闻
    大陆民企能打赢人才战吗﹖
    广东:局长们私分办学款87.5万元 一审竟判无罪释放!
    底女警扮夜总会公关破案 毒犯为育儿潜逃22年自首
    美国情报界频曝丑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