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宁:我是追求票房的导演﹐《紫日》是生命图腾

人气 16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14日讯】5月12日下午,冯小宁与武汉大学的3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一场有关中国电影现状与命运的严肃对话。

学生:您觉得判断一部片子的好坏应以什么为标准?
冯小宁(以下简称冯):票房、电影节、获奖和专家的评论都是标准,但都不是惟一的。经过一个时间阶段被千万人口碑所树立的才是真正的佳作。

学生:您觉得电影的形式与内容哪个更为重要?
冯:形式是年轻人走向社会的追求,最后形式必然服务于内容。年轻人刚出校园时希望以形式吸引观众,从而引来投资,获得拍片的机会。像我拍《战争子午线》时才47万,现在看来很粗糙。现在想,怎么让观众感动,塑造人物、讲好故事是最重要的。
技术手法上的生疏,观念上强调外在形式,人物心理描写远不成熟,现在我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更加倾情。10年来的这点进步是我的一大步。

学生:《紫日》中俄罗斯女兵的全裸镜头是不是个卖点?
冯:我像你们这么大时是学美术的,画过人体,人体很美,在片子里也是这样。当时,3个一度敌对到要杀掉对方的人一听说战争结束了,精神上一下就垮下来了,他们的反应是由身份和民族特色决定的。中国人蹲那儿,难过地想怎么死了那么多人就一下过去了呢?日本少女在忏悔,俄罗斯姑娘比较奔放,她要洗去战争的烟尘。她也想到,这个时刻是多少人,包括她自己的孩子的生命换来的。
我在俄罗斯选中这个演员时,她妈妈赶来问有没有色情镜头,我给她看了剧本,她当时说,感谢你把我的女儿拍得这么美。要是让中国农民这样那就太怪了,要是让日本姑娘这样,那大家肯定以为她疯了。

学生:您的影片属于主流电影吗?
冯:主流电影是评论界的分类习惯。我认为过去10年活跃在中国电影界的人都是一个整体,我不觉得谁是领袖。比如探索类电影,没了它就少了很多新意,只有它,又会丧失电影的大众性。

学生:您对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有何看法?
冯:生存环境就是这样的,一颗种子被吹到了宁夏,它反正到不了海南岛,只能好好生长,它的生命力远远强于芭蕉树。看看近年来伊朗电影,他们能在那么严的宗教环境下拍出世界公认的优秀作品,这说明什么?

学生:您看重票房吗?
冯:我也是追求票房的导演之一,电影是艺术化的商品。《紫日》台词少,是个半默片,演员是靠眼神和动作来表现的。

学生:除战争片外,您考虑过拍别的种类的片子吗?
冯:齐白石画虾不可能画成毕加索的样子,这么多年我也考虑过很多环保、科幻、喜剧的题材,我从不把自己看成艺术界的人,我要和老百姓保持一个高度。我就希望自己的后代好好活着,不要死于战乱。

学生:作为导演,您在制作影片中经常身兼数职,如:编剧、摄影、制片主任等,您的动机何在?
冯:自己掌机是一种形式,斯皮尔伯格在上海拍《太阳帝国》时也是自己掌机拍摄。不要太在意形式,别给自己树框框,符合艺术规律就行。个体户老板不也一个人兼数职吗?怎么合适怎么来,我兼制片主任是因为资金少,我深知钱最应该用在哪儿。

学生:您的三部片子用了三种颜色(《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这是种巧合还是刻意安排?
冯:颜色是偶然,太阳是全人类共同的生命图腾,我想用它作生命的象征与法西斯形成反差。夕阳在天晴朗的时候发紫色。

学生:您对中国现在的演员如何评价?
冯:我们的演员素质不差于西方演员,但他们在整个中国电影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很被动。我们的电影工作者除了生产条件差于好莱坞,智慧、努力都不亚于他们。

学生:为什么我国很少有人涉及科幻题材的影片?
冯:拍科幻题材,特效至少占1/3,可成本太高,这个片里有2个特效镜头,花了3万元。以现在的市场情况,500万元以上几乎不可能收回成本。像我的《红河谷》算是比较成功,票房加上海外版权一共赚了3700万元,《黄河绝恋》的票房是2000万元。(摘自:长江日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紫日》男主角富大龙 为体验角色甘心受苦 (5/8/2001)    
  • 冯小宁回答影迷刁钻古怪的问题 (5/3/2001)    
  • 冯小宁—-低成本 拍大片 (4/23/2001)    
  • 冯小宁新片《紫日》惊现另类“艺术人体摄影” (4/18/2001)    
  • 《紫日》即将上映 冯小宁完成“战争六部曲” (4/10/2001)    
  • “假的永远真不了。”张艺谋日前终于对“张王恋”公开表态。 (3/6/2001)
  • 相关新闻
    “假的永远真不了。”张艺谋日前终于对“张王恋”公开表态。
    冯小宁新片《紫日》惊现另类“艺术人体摄影”
    冯小宁----低成本  拍大片
    冯小宁回答影迷刁钻古怪的问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