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导弹搞经贸中美台各相安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22日讯】 台湾的陈水偏总统今天以“过境”为名,将先后“访问”纽约和休斯顿市,并与美国国会议员、纽约市长会面,又会参观纽约交易所、博物馆及欣赏一场美国职棒大联盟比赛;论行程和接待规格,陈水扁的待遇已接近外“国”元首。

美国把陈水扁之行解释成为纯过境安排,显然是牵强而且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前总统李登辉九五年访问康奈尔大学,也未获准经过全美第一大城市纽约;至于前副总统连战和前行政院长箫万长虽然先后取道纽约往中美洲访问,但只是名副其实过境,并没有任何官式活动,也从未与政治人物见面;陈水扁这次变相“访问”美国,突破了过去美台接触的所有规范,而性质比过去任何一次台湾政要“过境”要严重,贯彻了布殊政府对台售武、协防台湾、对抗北京的新对华政策。
尽管问题严重,但北京对于陈水偏之行仍然保持低调外交部只循例要求“美国停止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其余没有任何报复行动,更没有连串旨在警告台独势力的军演。陈水扁的变相访美,比当年李登辉在美国的活动更露骨更挑衅,但北京反而变得克制,台海风平浪静,究其原因,相信是北京整个对台政策思路起了根本转变。

最关键的是,九六年的军演和攻台“心战攻势”并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美国当时派遣军舰驶近台海,已有强烈的协防台湾意味,结果迫使大陆军演草草收场。至于一波又一波的攻台传闻,到了后期亦已失去震撼力,台湾方面反而觉得雷声大、雨点小,阻吓不成,反而令一般台湾民众反感。我们是当时少数极力反对对台动武的“异类”声音,因为动武的代价太大,对大陆、台湾以至港澳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中国取得初步成绩的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将化为乌有,代价惨重,但收回的只是台湾一片焦土,台湾同胞的心却愈走愈远,难道这是北京统一祖国宏愿的目标吗?

事实上,陈水扁虽然在美国会受到政客欢迎,但他执政一年以来辰望下跌,岛上经济低迷,两岸关系无法打开新局面,在野党经常跟他擡杠,内忧外患为北京对台进行分化、统战提供了大好时机。导弹枪炮不能用,银弹经贸却仍然大派用场;阿扁上台之后,大陆虽然一直拒绝两岸大三通(前提是要承认一个中国),但台商北移(由广东一带迁往江浙)的趋势并没有停止,与此同时,由今年初开始先后有上海、昆山、苏州、宁波、厦门、深圳的市长访问台湾,向台商招手,大开投资的方便之门。至今为止,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仍高达一百六十亿美元,单此一点,已令民进党政府无法禁绝台商住大陆的热潮,北京手中的皇牌仍然是两岸经贸关系和大陆的投资机会。

美国全力护台无疑令两岸、中美和中美台之间各自出现了微妙的互动中美之间,除了台湾问题一直处于胶着状态,未来数周,还有其他可能令中国和美国关系出现紧张的变数,包括美国国会有关是否延长中国对美正常贸易关系的辩论、国会对中国申办二00八年奥运的态度,以及军机碰撞事件的善后工作等。中美关系恶化虽然仍未扩散到经贸领域,但美国主要的证券行已开始为中美关系撰写“特别报告”,监控着诸如中国人世进展、陈水偏“访美”引起的冲击等等在证券界眼中,中国大陆的优势仍然是其经贸实力;大陆现在是全球第三大资讯科技产品出口国,但七成二的产品其实是出产自大陆台商的企业,假如国会议员要制裁北京,终止贸易优惠待遇,台商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单此一点,已令白宫延续对华贸易优惠振振有词。

表面上“理还乱”的中美台关系,在经贸互利的现实底下正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大大减低了陈水偏美国之行两岸的对峙气氛。

(信报社论二00一年五月廿二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中美台不愿被意外事件牵着鼻子走 (4/9/2001)    
  • 急解中美台三角习题 不如静观其变 (3/21/2001)    
  • 钱其琛赴美前 美释放飞弹基地讯息:一石多鸟之计 (3/17/2001)    
  • 自爆双面谍内幕 赖昌星将牵动中美台高层黑幕 (2/17/2001)    
  • 与布热津斯基谈中美台关系(上) (2/9/2001)    
  • 台湾:核四建与不建展开跨国大论战 (10/15/2000)    
  • 中共社科院:美国可能第四次出卖台湾 (9/25/2000)
  • 相关新闻
    与布热津斯基谈中美台关系(上)
    自爆双面谍内幕 赖昌星将牵动中美台高层黑幕
    钱其琛赴美前 美释放飞弹基地讯息:一石多鸟之计
    急解中美台三角习题 不如静观其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