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 】黎智英:我们不是卖杂志,我们是卖共鸣、卖感觉!

吴燕玲.陶令瑜

人气 29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27日讯】 带着雄厚资金来台的香港壹集团负责人黎智英,即将于5月31日推出台湾版的《壹周刊》;这本于一个月内砸下1亿2000万的广告,创刊号预计发行25万至30万本的刊物,究竟会对台湾的媒体市场造成何种冲击?黎智英于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台湾读者的需求长期以来被忽略了,“我们不是卖杂志,我们是卖共鸣、卖感觉”;他同时强调,《壹周刊》未来的新闻,连角度都不会有所妥协,“你做新闻妥协,你就不要做新闻啦!可以去卖豆腐啊!”

  5月19日下午,黎智英首度在他位于阳明山的别墅,接受本报的独家专访,以下是3个多小时的深度访谈纪要:

   看到陈水扁当选,我就和我太太说:“去台湾吧!”

  问:你这次来台对台湾的印象及感受和过去有何不同?

  答:我1982年来在台湾开佐丹奴,那时对台湾很不喜欢,觉得台湾是很封闭、很落后的社会,不是一个我可以住的地方。所以,在这之后我十几年没有来过台湾。但是,当我听到陈水扁当选总统的消息后,我就跟太太说:“去台湾吧!”因为我觉得陈水扁当选是台湾走向民主的一个不归路,台湾是整个中国唯一民主的地方。

  问:96年台湾第一次民选总统你没有这样的感觉吗?

  答:那时还是对国民党不信任,觉得是国民党主导的一个选举,还可以回头的,所以对我而言意义不是很大;但若是陈水扁这样的人上来,台湾民主回头的可能性很小。

  问:你以前认识或接触过陈水扁吗?

  答:没有,都是来自于媒体上了解,知道他是一个在野党、坐过牢、穷苦出身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做总统,这个民主是可以肯定的,代表台湾已从封闭的社会走向开放的社会;过去要倚赖权势、政治去争权的行业,像银行、传媒等,也要面对很大的改变,而改变愈大,机会愈大,所以我觉得这是好机会所以来这里发展,在和太太讲“我们可以来了”的几个月后,我们就来了。

  来了以后觉得台湾满有前途,就像我想像一样,对将来大陆民主的推动有很大的作用,我觉得在这里住,做为一个中国人,感觉很好;至于陈水扁的建树怎么样,这个问题不大。对于这么大的转变,也不能要求太多,所以有时觉得对台湾人的悲观,感觉很奇怪。

  问:目前的趋势,不管是企业或媒体都积极往大陆部署,你却是逆向操作来台发展,是因为你过去和中共有过节吗?

  答:台湾人很怕大陆会改变台湾,觉得台湾的前途愈来愈黯淡,但我的看法不是这样,我觉得是台湾改变大陆,而不是大陆改变台湾。因为改变主要是idea,一个概念,这不是份量是质量的问题;而做为一个质量,这个idea是very powerful,像民主开放社会的这个idea,是大陆所需要,也是整个世界大势所趋,台湾人应该有自信。

  问:但就市场考量,大陆的胃纳量很大,你有没有想要去大陆投资过?或未来会不会计划去大陆发展?

  答:我是最早第一批去大陆发展的,在1978年就去大陆开成衣工厂。当然大陆是很大的市场,但我现在不能去啊!而且我也不急!我觉得台湾现在也有很大的机会给我,假如台湾我能做5年、7年,在这里的事业可能也发展不完,而5年、7年后,可能大陆已经变了,我可以去大陆了,所以我也不需要这么急。

   台湾的电子媒体发展得很好,平面媒体还很落后。

  问:台湾的媒体已经很蓬勃发展了,你为什么认为在这里还有发展的空间?

  答:你说蓬勃发展?这个我不同意。电子媒体,尤其是有线电视,可能发展得非常好,但平面媒体还是比较落后一点。因为以前整个媒体是一个比较封闭、主导的媒体,媒体的老板及当事人,受到过去成功、做法、关系及想法的限制,也有很大的历史包袱;但过去7、8年,整个台湾人、台湾的读者已经接触到很多不同的媒体,也到外地旅游多了很多眼界,在看法及需要都改变了,但是媒体能不能够满足他们呢?之间有没有一个空隙呢?

  问:你觉得台湾的读者需要什么,而现在的资讯没有办法满足他们?

  答:主要是台湾的读者被忽略了,做传媒的没有想过读者要什么,只想到自己要给读者什么,你真的问过读者吗?真的知道读者要什么吗?

  以前的媒体是主导的媒体,读者看媒体是一个需求的问题,他需要资讯,所以看媒体,好像肚子饿了要吃饭一样,一份米饭、咸菜,饱了,需求就满足了。但现在社会开放了,读者的选择多了,整个市场从需求的市场变成一个消费的市场,现在读者对传媒的要求,是因为喜欢看而看,不是因为需要而看;也就是不再因为肚子饿了才吃饭,而是因为好吃,以前只有米饭、咸菜,现在却可以有一桌菜。

  所以,你说传媒很蓬勃,我看你还可以看以后是什么样?台湾的传媒,尤其是平面传媒,它的需求可能2、3倍于现在的需求;像当年《壹周刊》在香港出刊后,整个香港的杂志市场增加了5倍。

   江春男也去做官了,以前要杀他的人现在是他的下属,时代改变了,为什么使命感还要这么重要?

  问:你曾说台湾的新闻比较闷,但台湾的传媒常常因为有使命感,你未来在新闻上要如何取材?

  答:在有压迫的情况下,是需要使命感,使命感就是一种英雄的手段,但在今天自由、开放的社会,已经不是英雄的时代,我们不需要使命感,不需要你去搏命啊!谁要拿你的命啊?以前国民党拿你的命,你要使命感,需要有发言权,但现在不是啊!现在是读者的选择权。

  所以整个时代改变了,使命感的需要不存在了,像以前王健壮、江春男,你跟他说做传媒赚钱,他会认为赚什么钱?我们命也不要了,还要讲钱?这是使命感的时代,但现在没有人要你的命啊,江春男也去做官了,以前要杀他的人现在是他的下属,时代改变了,为什么使命感还要这么重要?

  问:但这只是政治上的解禁,其他方面你也觉得不需要了吗?

  答:以前的政治是很重要的,但什么是重要新闻?现在的媒体都是往对国家、政府重要的,就是重要新闻的方向来报导,但社会走向消费的社会,我们要从个人而不是从整个社会去看,对消费者而言,和孩子健康相关的新闻才是重要的新闻,而不是想看陈总统说什么,其实读者的需要已经改变,但传媒还没有改变。

   卖杂志有什么用?只是荒废很多树而已。

  问:这样做新闻的理念,当你和从《明日报》过来台湾媒体记者互动时,会不会有冲突?

  答:不会。真要有困难,只是在做法上不同,过去记者在做新闻时是把自己抽离了,以示自己没有立场、没有判断、没有价值观,也不放自己的感情,但这个读者看起来不过瘾,没有共鸣。

  我们对某个新闻、文章发生共鸣,不是因为我们明白,更重要是有感觉,这是一种感情、感性,代表记者站在同样的角度去看这个事情,他给我的感觉和我是一样的,价值观和立场是一样的,所以有共鸣。你问我们卖什么?我们不是卖杂志,我们是卖共鸣、卖感觉啊!这才是我们经营传媒的方向。卖杂志有什么用?只是荒废了很多树而已。

  问:台湾的记者可能会认为,报导归报导,立场则要透过特稿和评论来表达。

  答:但很多评论也没有把自己放下去啊!在台湾很多评论也是很balance的。像你们的南方朔,有时很多评论也是在balance,而且不放自己上去,你评论什么呢?理论是另外一回事,但是理论文章有哪一个人想每天看啊?南方朔的文章要你每天看一篇半版的,是享受还是辛苦啊?他文章这么好,你为什么不欣赏?不是不欣赏,而是另有需要,读者并不需要每天上课啊!

  问:这完全颠覆过去学校及报社长官教的观念‥‥‥

  答:他不一定是对的,长官也是过去的长官,今天的长官也不见得有时代感。你可以看现在的TIME、Economist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不要看《壹周刊》,你可以看做得最好的杂志。

  问:你和《壹周刊》的台湾记者互动,还感受到哪些差异?

  答:他们也觉得我们比较要求、比较主动,而且对采访要求也比较严格,搜集资讯的工作要做好。以前记者比较被动,像我52岁你可能半个小时写完了就走了,但我活了52年,你半个小时写得完吗?还有的记者永远关心的是采访“完了没有?”而不是像香港的记者以“这新闻是我的”的态度一直追踪下去。

  做杂志的方法应该是这样,很辛苦,做不做得来,真的不知道,但他们最起码要知道这种做法才是对的。而以这二个月来的进度,他们的进步快得不得了,可见台湾的记者水准是很高的。我不会干预新闻的内容,只会要求采访新闻的程序。

  问:你觉得新闻能妥协吗?

  答:你做新闻妥协,你就不要做新闻啦!可以去卖豆腐啊!

  问:如果是角度的妥协呢?

  答:角度的妥协也是妥协。你不能挑角度只写黑道有义气、是孝子,而不写他开赌、开色情,这不是你要对社会交待的。角度的改变,永远是妥协的改变。

   每期售价75元,1亿2000万广告费用要在一个月内全部花完。

  问:你希望台湾的《壹周刊》5月31日上市后的发行量有多少?

  答:创刊号我希望印25万到30万本,因为我们有做宣传,别人也对我们有好奇心,其后几期也希望有20多万本;至于未在一年至一年半内,我看我们也可以做到25万到30万本。

  问:在现有的销售通路的情况下有可能吗?

  答:销售点会变的,市场会有它货币的反应,这个我不担心,我也不会另外建立自己的通路,但会把这样的idea鼓励别人去做。

  问:你预期一期的广告收入有多少?

  答:第一期、第二期不重要啦!广告对我们第一年也不重要,主要是建立读者的基础,做传媒的不要想一开始马上要赚钱。我现在只担心周刊卖不卖。

  问:你会如何推销《壹周刊》?

  答:我们会用1亿2000万来做广告,这笔经费会在一个月内用光,每期两本卖75元。

  问:你来台湾后有去拜访企业界或政府部门的人吗?

  答:我做了11年媒体,从来没有见过一位广告商,或和广告商吃过一顿饭,对我来说,家庭最重要,如果什么都没有了,只要有家庭,我还是可以很开心的,我的priority是很清楚的。

  我来台后也从来没有拜访过党政部门或企业界的人,我从来不做这种事,只有一次AIT的Reymond Burghardt(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主任薄瑞光)给我一个welcome party,包括殷琪、徐旭东等人都与宴,但之后也没有再联络。做媒体本来就是很孤独的,说不定会得罪人,所以最好不要有人情包袱。

  问:可是有关系才会有消息啊?

  答:这个对我不重要。现在的社会和以前不同了,以前封闭的社会有很多独家,很多秘密可以藏起来,现在要藏秘密很难了。

  问:台湾媒体报导你的形象很多很负面,你会不会觉得这个评价对你不公平?

  答:Doesn’t matter!别人讲什么对我不重要,从来不重要,公不公平也不重要,我只在乎妻子、孩子及朋友对我的态度。我一生常常创新,每一个创新都会得罪某些保守的人,所以我做任何事业从来都是争议的;但我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其他人的看法,对我真的不重要,永远都不是问题,形象有什么用?重要在于你真正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不是邪派,从不告人,也绝不会撤资台湾。

  问:有人以金庸的小说为例,认为台湾的媒体就像少林、武当,而你则像是明教一样亦正亦邪?

  答:明教是邪派,但我不是邪派,肯定不是,因为我不邪啊!而且明教做坏事,我不做坏事啊!像壹周刊以前发生过记者捏造新闻,我们马上用头版道歉,但明教不会道歉,会再杀一个。

  问:你有告过别人吗?

  答:我们从来不告人。就算对方讲错了又怎么样?只要自已知道真实是怎么样就好了。做传媒很难保证所做的事一定没有错的,一定没有使得别人也受同样的痛苦;而且,做传媒bad news is good news,人家死得这么惨,你还要做头条,这是有罪的,所以,应该用赎罪的心理看来看待别人说错的话。假如我要告东方日报,我可以告到它死啊!因为离谱的不得了,把我写的简直是魔鬼啊!但做人要轻松一点,因为Life is fair,at the end is fair。

   我可以告诉你,资金没有问题,我还买进银行的股票。

  问:你曾说要带5亿台币来台湾投资,但现在台湾并不景气,可能会使广告量萎缩,再加上壹集团要把苹果日报和壹周刊注入到集团内,好像也还没有完成,这些会不会影响到的投资计划?

  答:对于假设及外传的问题,我不做任何反应,但我可以告诉你,资金绝对没问题!我不但投资在《壹周刊》,自己也开始台湾做其他投资,像买不少银行的股票等等。因为我觉得既然来到这里,我的心、个人的投资,都应该放在这里,我的利益、精神、灵魂,都和这个地方一起。

  问:你会因为台湾的景气不好而改变投资策略吗?

  答:愈不景气对我愈好啊!愈便宜嘛!而我相信台湾以后是很好的嘛!这是愈大的机会,你以为台湾会消失吗?这个地方一定繁荣的。

  问:除了媒体之外,你在台湾还有其他的投资计划吗?

  答:一定不会,而且永远不会涉足另外的事业。

  问:你会想投资报纸吗?

  答:老实说,我现在也不想。

  问:对经营媒体你会有一个终极目标吗?

  答:我从来不想将来很远的事,我不相信我知道将来。这是我和宏志(詹宏志)最大的分别,宏志是一个趋势专家,但我从来不想,也不相信。

  问:从你过去对网路的生意说关就关的经验看,会不会有一天,你对台湾失去信心了,就撤资呢?

  答:绝对不会,因为网路是一个泡沬,在这个世界不过几年,我虽然肯定它的重要性,但其实它并没有那么大的价值,老实说,我很早就已知道不行了,但很多朋友给我的网路很大的评价,所以有点幻想,但当梦醒了,你要马上知道现实在哪里,然而周刊我赚了很多钱,是成功的,现在到台湾是做一样的事,所以不会有这个问题。

--原载《新新闻》(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李嘉诚否认洽购壹传媒 (5/6/2001)    
  • 壹周刊记者当狗仔队 跟监笑话一箩筐 (4/3/2001)    
  • 秀才遇到兵,詹宏志吃了黎智英闷亏《明日报》何去何从? (3/2/2001)    
  • 香港最具杀伤力的媒体大亨黎智英兵临城下 (3/2/2001)    
  • 壹传媒 来台抢滩 (2/22/2001)    
  • 收购明日报?香港壹传媒郑重否认 (2/22/2001)    
  • 苹果日报报导:收购明日报应属实 (2/21/2001)    
  • 台湾第一家网上报纸今停刊 (2/21/2001)    
  • 传明日报明天停刊 将由香港壹传媒主导经营 (2/20/2001)    
  • 壹传媒集团主席黎智英进军台湾媒体市场 (12/13/2000)    
  • 香港苹果速销及依时运公司停止营业 三百多名员工遭解雇 (12/11/2000)
  • 相关新闻
    苹果日报报导:收购明日报应属实
    香港最具杀伤力的媒体大亨黎智英兵临城下
    秀才遇到兵,詹宏志吃了黎智英闷亏《明日报》何去何从?
    李嘉诚否认洽购壹传媒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