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 :生死抉择

李怡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30日讯】 有线电影二台,二十七日晚上放映了一部中国大陆的影片《生死抉择》,影片长达两个半小时,尽管导与演方面都有点“老土”,但就内容来说却不?陉@部反映中国当前现实、而且是最应关切的现实的影片。

影片以一个名叫海州市的城市中,一家上万工人的纺织厂(简称“中纺”),出现工人闹事的情形开始。海州市市长李成高,六年前曾任中纺厂长。他去处理这宗闹事事件,逐步揭出中纺腐败的盖子。中纺利用国家每年补贴的二千万元,六年发展了十三家利用特权经营的关系企业。企业赚了大钱,却没有一分钱拨给中纺,以至中纺工人发不出工资。十三家企业均安排了中纺领导层、退休的市委省委的老干部,以及他们的亲属担任董事,人人坐地分肥,住豪华居所,腰缠万贯。李市长查下去,竟发现自己的妻子、提拔自己的省委书记,也属于整个中纺关系网上的受贿者。再查,竟揭发出他及他妻子的名字,也在某关系企业的名誉董事的名单中,而且他之所以能当上市长,也是中纺领导层送礼运作的结果(目的是藉他曾是中纺人而现在当上市长,来形成对中纺关系企业的种种胡作非为的保护伞)。因此,他自己也无形之中落在这张腐败的关系网之中了。当他不听妻子、老上级的劝告,坚持要把这个腐败的盖子揭到底的时候,他竟成了省委“反腐败”要抓的对象。

影片最后的结局,是因一位濒死的中纺干部的揭发,而出现逆转。终于坏人有恶报,好人得好报。“党和人民”得到胜利。这个结局来得太突然,有头脑的观众会觉得不可信,而宁相信那张腐败的关系网是笼罩一切并且是冲不破的。谁要去揭这个盖,谁就倒霉。而且,影片所揭发的关系网,只上到省委,实际上许多关系网都联系到中央。比如远华案

据报道,朱镕基要求加拿大政府引渡远华案的主犯赖昌星回中国,并保证不会判他死刑。朱镕基的保证无疑使全世界都明白中国仍没有司法独立。因为,判不判死刑不是应该由法庭而不是由国务院总理来决定的吗?

朱镕基不会不明白,他的保证给全世界造成的恶劣印象。但他已顾不得了,把知道太多的赖昌星引渡回国才是要义。回国以后,不管判不判他死刑,也绝对有办法让他吃哑药。而在加拿大,用不上哑药,谁知道他会揭出多少关系网的情节?对有意无意置身网中的中国高层,未免太可怕了。

原载《苹果日报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法律不值得迷信 (5/28/2001)    
  • 葛洲坝老总花7亿元买废铜烂铁? (5/27/2001)    
  • 肯尼亚腐败总统遭美批评 (5/27/2001)    
  • 江泽民奠定了中共的三个不存在 (5/25/2001)    
  • 一身“行头”暴露腐败 沈阳市长慕绥新腐化记 (5/25/2001)    
  • 刘晓波:没有还产于民的经济改革 (5/24/2001)    
  • 将腐败进行到底! (5/23/2001)    
  • 尴尬的“581” (5/23/2001)    
  • 中国劳工观察:沈阳二万离休干部给中央的呼吁书 (5/23/2001)    
  • 合伙侵吞公款577万余元 广州特大“粮耗子”判死缓 (5/22/2001)    
  • 樊百华 :何清涟赠书读者邮路被拆! (5/22/2001)    
  • 行易: 记住“六.四”:台湾、民主、枪声 (5/21/2001)    
  • 肖雪慧 : 趋富斥贫的教育”产业化”危机 (5/21/2001)    
  • 朝日新闻:日本右翼认为中国自己的统治者将搞垮中国 (5/20/2001)    
  • 大陆民众痛恨贪污腐败 怀念包青天 (5/20/2001)    
  • 北京知识界的时髦话题﹕暗讽江泽民腐败 (5/19/2001)    
  • 学术腐败将毁灭科教兴国的梦想 (5/17/2001)    
  • 开放月刊: 中国文化部变私人俱乐部? (5/17/2001)    
  • ”杀吓模式”治不了腐败 (5/16/2001)    
  • 卢周来: 关于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5/15/2001)
  • 相关新闻
    卢周来: 关于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杀吓模式”治不了腐败
    开放月刊: 中国文化部变私人俱乐部?
    大陆民众痛恨贪污腐败 怀念包青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