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台湾经济怎可依赖中国?

《 自由时报 》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17日讯】 在台湾,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紧锣密鼓筹备声中,部分台湾的政治人物还是不脱泛政治化的窠臼,以权谋眼光来看待这场众所期待的盛会。有的政治人物甚至在经咨会尚未正式召开之前,就扬言不排除中途退出经咨会,为经咨会的顺利进行增添不少变数。各种民意反映显示,多数人都希望把经咨会开好,为“拼经济”奠定更好的基础,政治人物一定要将这种民意所趋放在心上。当然,参加经咨会的各界人士也不能没有全局观和责任感。

 昨天,六大工商团体负责人聚会研商,提出多项建议提交经咨会讨论,包括朝野理性对话、促使两岸经贸正常化、成立单一窗口、工资与工时立法授权劳资协议、适度松绑戒急用忍、加速两岸大三通、停征证交税与土增税减半以及公债发行余额提高到二十五%、开放中国人士来台观光、推动企业合并及分割法、建筑执照延缓发放三年等,会中还有人提及与中国签订五十年和平协定的建议。这些建议中,有的确实对“拼经济”有所帮助,但有的寄望于远水救近火,非但无济于解决台湾的经济问题,反而会在经咨会引起无谓的争吵。

 根据不久前工商团体的一项调查,产业界人士对经咨会应优先讨论的议题,半数以上认为是“投资与经济环境问题”,这显示产业界最为关心的还是台湾的问题。其实,台湾的产业疲弱不振、经济严重衰退,产业界人士应当感受最深,也最能体会问题的症结出在台湾的投资环境恶化。因此,经咨会邀请产业界人士参加,相当有助于台湾政府掌握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我们也曾经建议,经咨会既然要谈经济,就应当多邀请产业界人士,不要又成为政治人物大拜拜或角力的场所。

 不过,我们对产业界人士也有不少期待。产业界人士平日专注事业,在宛如战场的商场战战兢兢,对于个人事业的发展十分投入。当前,民众对经咨会颇有期待,也希望产业界人士贡献高见,主要是想借助其经营事业的经验,为台湾的经济病症把脉。此时,产业界人士应当将自己的视野,从商场转移到国家社会的面向来,一方面要有全局观,一方面也要有责任感。先进国家经常讨论的“企业社会责任”议题,可以说就是产业界人士这次参与经咨会角色的写照。

 众所周知,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固然是产业经营者,但从国家建设到广大劳工,也都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一言以蔽之,产业的前途与国家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最近,有些短视的企业家盲目鼓吹中国投资,把中国当作台湾唯一的希望,根本不重视改善台湾的投资环境和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才是台湾产业永续经营的正途。结果,台湾的产业环境更加无从改善,产业经营的大本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从而造成更多产业加入出走行列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现在的产业问题,并不是出在对中国投资开放得不够,而是开放过度造成产业、资金逐渐萎缩,衍生成为目前的积弊。

 《 自由时报 》于今年初在台湾所进行的失业问题问卷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正是如此。在二一六八份有效问卷中,认为台湾政府应当优先处理的问题,有四成三一是暂停企业外移,有四成四三是改善台湾的投资环境。这项调查充分显示出,从劳工的角度所看到的经济问题,对台湾政府和产业经营者都颇有参考价值。其实,这份调查所透露的道理不难理解,即产业必须在台湾生产才能创造就业,进一步来说,也唯有如此台湾政府才有充足的税收,得以持续改善投资环境以及协助产业发展,让台湾产业在台湾内外都能枝繁叶茂。陆委会所做的民调显示,多数民众希望台湾政府对赴中国投资要更严格管制,说明多数民众已经看出了这个问题的关连性。

 两岸关系中的政经矛盾并不单纯,中国连恢复协商都要我国接受“一个中国原则”,遑论两岸投资保障协定、五十年和平协定。台湾总统府官员昨天指出,如果中国提出要求我方接受一个中国的条件,才肯配合实施两岸三通,台湾政府必须顾及二千三百万人的意愿和尊严,以及国家安全等问题。这是谈论两岸经贸时应当要有的认识,否则像某位王姓红顶商人那样要求政府坦然接受中国的一中原则,以为向中国投降就可以振兴台湾经济,极可能会使台湾的主权尊严和经济安全一起葬送。台湾的经济如果要靠中国来发展,等于是自己的脖子上给别人架上一把刀,随时可能结束掉性命。

 经过长期的经济繁荣,台湾景气出现衰退,固然要有所警惕,但也不必因此怀忧丧志。过去半个世纪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弥漫悲观气氛的时刻,愈是需要刚强坚忍的沉着毅力,正确把握国家的发展方向。而且,只要台湾政府拿出行动“拼经济”,彻底排除令人诟病的投资障碍,为有心根留台湾的人开创投资环境,从而振兴经济、稳定政局,必定可以让台湾恢复民主繁荣的景象。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台湾日报﹕世纪大豪赌 (7/16/2001)    
  • 陈水扁﹕美国日本台湾应共同发展防御体系 (7/16/2001)    
  • 马英九: 北京办奥运,台湾未必可高枕无忧 (7/16/2001)    
  • 奥运期间 北京三百万流民何去何从? (7/16/2001)    
  • 国策顾问庄柏林建议新政团取名“台湾国民党” (7/16/2001)    
  • 台湾股市挫116点 受累于融资卖压及台币贬值 (7/16/2001)    
  • 【纪元专栏】林保华:不对等交流 新党沦为北京传声筒 (7/16/2001)    
  • 布什表示欢迎中国释放李少民 (7/16/2001)    
  • 章子怡﹕希望有一天能开一间幼儿园 (7/16/2001)    
  • 演唱《珍珠港》中文主题曲 张惠妹复出心情不错 (7/16/2001)    
  • 台商口称“台湾国” 杭州听众离场抗议 (7/15/2001)    
  • 漫画:台湾亲共统派的“无障碍空间” (7/15/2001)    
  • 漫画:香港回归四周年 (7/15/2001)    
  • 亲共的统派媒体拿台湾主权豪赌 (7/15/2001)    
  • 若要贱卖台湾,何需新(的共产)党代劳 (7/15/2001)    
  • 新党的悲哀 (7/15/2001)    
  • 中国并发症 (7/15/2001)    
  • 北京办奥运 台湾忧喜参半 (7/15/2001)    
  • 黎明击败对手唱2008奥运主题曲 (7/15/2001)    
  • 北京申办奥运吕秀莲呼吁台湾勿飞蛾扑火 (7/15/2001)
  • 相关新闻
    北京申办奥运吕秀莲呼吁台湾勿飞蛾扑火
    北京办奥运 台湾忧喜参半
    中国并发症
    中国并发症 人气 3
    新党的悲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