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腐败论》:中国的官僚体制是腐败的根源

人气 5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20日讯】前两章尽管用了许多文字,但并没有说到点子上,只是列举了大量腐败事实,以及因腐败所引发的结果而已。自本章以后,《中国腐败论》一文开始正式切入正题,将中国的腐败根源极其未来走向加以系统论述,望读者们能够耐心品味。

一、历史上的腐败源于中国的传统观念

说中国人“爱面子”,倒不如说中国有“爱面子”的传统;说中国人善于“请客送礼”,倒不如说中国有“请客送礼”的传统;说中国人讲“礼尚往来”,倒不如说中国有讲“礼尚往来”的传统;说中国人仰慕官贵,倒不如说中国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说中国人充满智慧,倒不如说中国有“投机取巧”的传统。

1.“爱面子”的传统

中国的首要传统就是“爱面子”,按平常的俗语就是“面子事儿,一根棍儿”,谴责的俗语就是“人有脸,树有皮”。在中国,无论是哪个阶层,无论是哪种事情,人前事后要是没了“面子”,那有多难看哪!有人一旦失了“面子”,这个人肯定会无地自容,怎想办法也要挽回“面子”。

然而,不论某人原来多么劣迹昭彰,只要他有朝一日能够显得高人一等,人们自然会对他产生敬畏之心,即“离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是中国仁慈的传统,也是中国“面子”第一的传统。过去人家是做了许多坏事,但人家没有失掉面子,只是犯了一些“兔子不吃窝边草”的贪污奸淫,不酸什么大事。你看现在的他,街比邻右谁赶得上人家那么风光,出门就是“奥迪”,回来就带“小姐”。我与女儿出去曾有许多次碰到他,人家总是那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问长问短,问这问那。看人家,一个大处长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多给咱“面子”。

这是中国大陆典型的面子传统。这种“给点儿面子就行”的传统,使中国人在官贵面前变得像个可怜虫,面对贪官的劣迹变得麻木不仁。这也是中国大陆贪官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

2.“请客送礼”的传统

中国人“请客送礼”的传统由来以久,而且已经根深蒂固。请客送礼,究竟产生于何朝何代?发明请客送礼之人最初的目的是什么?恐怕是无人考证了。不过,我们可以认定,“请客送礼”这种外交手段肯定发明于物质较为丰富时期。然而,最初请客送礼的目的却不易判定,可能是为了串亲访友,也可能是为了求人办事方便而已,但古人决不会象现代人这么庸俗,这么露骨。

在中国,“请客送礼”无疑是一种风俗习惯,但把它用于皇帝制的官场里面,其作用可就不同凡响了。某些庸才想求个一官半职,如果不学会请客送礼之术,那肯定是连门都没有。你可别小瞧这“请客送礼”,它也是一门学问。不过,学起来很容易,只要你肯于放下架子、厚着脸皮,一学就会。比如,你要请某官的客,给某官送个大礼,你必须事先得搞个调查报告,需要对该管的嗜好作一下调研工作。否则,那狗官爱吃对虾,你却定了螃蟹,需要“芙蓉网”香烟,你却送去了“玉溪”,岂不是前功尽弃了吗?如果你能做到对症下药,那肯定会十分凑效。

然而,当今的官老爷们可不是那么容易吃你的“泡”了,“请客”必须要搞清什么时间最好、最隐秘,“送礼”千万不要送礼品了,那是说什么都不能收的。不懂行的,还以为此官很廉洁呢?可是,这样一来,你想求人家办事肯定不成了,你想向人家要官肯定告吹了。为什么?当今的官老爷们想要的不是礼品而是票子,而且最好能用发奖金的形式送到家里或办公室。这样,既可以不露痕迹,又可以获得高额收入,岂不是两全齐美的好事吗?

还是中国当代民谣说得好:“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光跑不送,平级调动;不跑不送,降级使用。”

3. “礼尚往来”的传统

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个早已闻名遐迩的称誉,一直使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既然是礼仪之邦,免不了会有“礼尚往来”的交易,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传统习惯。

“礼尚往来”,本来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社交活动,是一个民族由野蛮向文明过渡的产物。可是,“礼尚往来”一旦进了官场,便赋予了它新的使命。下官给高官送礼是天经地义的事,非常合情合理,因为下官总想一次次地被提拔重用。而高官呢?也会回之以礼。看官有所不知,尽管所回的礼很薄,但却能收买到众多奴才般下官们的心,因为高官也需要培植下边的势力,以便为之四处吹捧,扩大门面,从而形成“大圈套小圈”的领导集团。

曾几何时,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官吏,便把这个“礼尚往来”运用的惟妙惟肖。一来作为官场沟通感情的砝码,二来用于向下民敛取财物的手段,三来为庸才者破格升迁提供了捷径。

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已经一刻也离不开“礼尚往来”了。在中国社会世俗中,“礼尚往来”运用得非常广泛:搬家、结婚、生孩子、喜事、丧事、灾病事、升官、升学、新开业等等,都要搞一搞“礼尚往来”活动,如此也把民财一次次地活动到官家那里去了。

中国现代有个民谣说现在当官的有三大喜:“升官,发财,死老婆。”

4.“学而优则仕”的传统

在古代选拔各类优秀人才方面,中国的科举制度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从此“学而优则仕”也就应运而生了。学好文化,唯一的指望是为了中状元,中了状元可以说已经走上了仕途道路,此后便能够享荣华富贵之福了。在中国作了官的人,立时就会显得高人一等,平民百姓只能会敬而远之。

然而,到了如今,官民之间的距离拉得更大了。过去有些官吏还能喊出“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买红薯”的感叹,那是“学而优则仕”的功劳。现在当官的都说些啥?“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搂白不搂,白搂谁不搂?”看来,过去的“学而优则仕”发展到现在则演变成“搂而送则仕”了。因为无论经过哪种途径,只要最终能升上官就万事大吉了。

反之,你这个人要是没了官位,即使你有一身的才干也没用,在中国没人会尊重你,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有朝一日大权在握,不用你主动出击,很快就有人前来吧唧你,这是现代中国人的显着特征。你上午提了官,中午就会有人追到你家示爱,女人会要啥给啥,男人则要献出老婆,这是现代中国人的求官绝技。

中国当代的官迷们,可以不要做人的尊严,可以不要身上的人皮,也可以不要老祖宗的遗训,但不能不要那诱人的官位。为了当官,什么缺德的事都可以干得出来,这是中国的“仕途观”始终在作怪的缘故。这种“仕途观”促使着许多人放弃了其他追求,全身心的投入了一场又一场的求官热潮。因为在中国做官,一可以加入达观贵人的行列,二可以在众人面前耀武扬威,三可以享受一般平民百姓享受不到的优厚待遇,所以无论什么人都有做官的欲望,官做得越大越享福。正如中国民间的那句口头禅说的一样:“官越大,越好当;孩子越大,越难管;岁数越大,越筛糠。”

5.“投机取巧”的传统

一个优秀的民族,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高度智慧的民族,其次应该是一个充满自信且让人信赖的民族。但是,高度智慧不能等同于投机钻营或投机取巧,充满自信也不能等同于骄横跋扈、独往独来。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着先辈们的 智慧精华。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沉积,加上长期的封建专制,人们往往把这种淳朴的古老智慧进行了转化,使智慧变成了巧智。所以,在我们现代生活中才出现了跑关系、走后门、托人牵线、行贿受贿等五花八门的社会腐败之风。在这样的社会环境熏陶下,“投机取巧”已成了有能力的象征,而朴实无华则成了令人耻笑的“傻帽”。一个善于吃喝嫖赌的人,如果投了领导们的所好,就可以升官发财,而有才华,有技能的人则会被当作垃圾仍在一边。

倘若把这种“投机取巧”的聪明智慧运用到官场,那么就会出现尔虞我诈、欺上瞒下、愚弄民众的腐败局面。到头来,肯定会造成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的确如此,现在的政府不相信我们的民众,我们的民众也一直认为政府在不断说谎,始终在在对玩弄骗术,他们甚至把政府的真话也会当作谎言听。一个充满智慧的中华民族,其智慧被现如今的当权者扭曲到如此程度,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非常少有的。 聪明的智慧用不到正道,也会失去它的本源。老子曾说:“智慧出,有大伪。”现在的中国,人们都在调动起那充满着巧取豪夺的无穷智慧,正在进行一场欺骗与反欺骗、被骗与反被骗的殊死较量。较量的范围涉及全中国的各个领域。政治领域,面临着马克思主义与假马克思主义的较量;经济领域,面临着真货与假货、真币与假币、真帐与假账的较量;文化领域,面临着真书与假书、真话与假话、真作家与假作家的较量;等等。这些假的东西充斥着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这不是民族智慧被扭曲变形了的产物又是什么?

转自《博讯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枪口下的选举”:选村委会干部为何动用警察﹖ (8/20/2001)    
  • 揭露大陆一何姓腐败分子冒充法轮功在美Dallas申请政治庇护 (8/19/2001)    
  • “最大的腐败”与“最后的腐败” (8/19/2001)    
  • 谁举报了”远华案”?31军副军长的儿子朱牛牛! (8/19/2001)    
  • 《天网》作者张平:搞腐败人的胆子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8/17/2001)    
  • 中国人祸频繁降临 (8/17/2001)    
  • 《中国腐败论》:自然灾害往往与朝廷腐败相伴生 (8/17/2001)    
  • 沈阳市原副市长马向东财产计2900余万元 (8/17/2001)    
  • 远华红楼20日对外幵放 腐败堕落大本营扯下面纱 (8/17/2001)    
  • 贪恋财色 湖北宜昌16名“处座”落马 (8/17/2001)    
  • 贪官张广松狂敛横财 家有住房多处不敢住 (8/17/2001)    
  • 执法者为何纷纷倒在石榴群下 (8/16/2001)    
  • BBC分析:前沈阳市市长慕绥新受审案的启示 (8/16/2001)    
  • 魏京生: 当反对派就要一反到底──我的民主观 (8/16/2001)    
  • 广东官员腐败的六大新动向 (8/15/2001)    
  • 前沈阳市市长慕绥新贪污案正式开审 (8/15/2001)    
  • 沈淦: 全民监督才能有效遏制干部擅权 (8/15/2001)    
  • 革命圣地延安逾百贪官遭惩处 (8/15/2001)    
  • 北戴河会前大曝光﹕江核心权力交易黑幕暴中共丑态 (8/15/2001)    
  • 养情妇包二奶勾结黑势力 当前中国腐败呈现六大新动向 (8/14/2001)
  • 相关新闻
    养情妇包二奶勾结黑势力 当前中国腐败呈现六大新动向
    北戴河会前大曝光﹕江核心权力交易黑幕暴中共丑态
    革命圣地延安逾百贪官遭惩处
    沈淦: 全民监督才能有效遏制干部擅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