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冲突乱象 孔子看了也伤心

台湾/ 张天泰 图/林伯东
font print 人气: 49
【字号】    
   标签: tags:

时近正午,我一如往常到学校附近的一家餐厅用餐。抬头看着电视,进入眼帘的是一则“约你老大乔,师生课堂比大尾”的新闻报导,内容讲述云林县高职老师上课管教学生,遭学生拿手机侧录并回呛、po上网。事后教师坦承,因为该名学生高一就翘课,劝导不听还遭回嘴,于是产生情绪上的反应而造成口气比较不好。呛老师的学生则说:“翘课我回来,老师不知道给我凶什么?我进去教室他就凶我,我就说出来讲。”这则新闻最后以记者“现在学生不好教,老师难为辛苦了”的旁白作结束。

新闻报导是结束了,但师生冲突的画面却如地雷炸弹般,不断冲击着我的价值观。电子媒体一再沦为爆料的工具,部分媒体甚至为了提升收视率,如秃鹰般在网路上搜寻师生冲突影音资料,制作成有卖点的新闻,并刻意渲染放大冲突以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却忽视了这类新闻事件背后所产生的寒蝉效应。

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学校老师会不会因此事件,而开始害怕管教学生?学生偷拍管教情形po上网,老师会不会介意把事情弄大,从此不去管教翘课不守规矩与一时迷惘走错路的学生?而这种恶性循环所造成的教育恶果将由无辜的学生来承受,不是噬血的媒体。

公元前400多年,看尽当时“君不君,臣不臣,子不子”社会乱象的孔子,曾在《论语‧宪问篇第十四》明白表示:“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意思是“爱护一个人,怎能不训练他,让他常常劳动呢?真心为一个人好,怎么能不规劝教导他呢?”师者之心,古今同理,在两千多年后台湾这则新闻中,老师是真心为学生好,才会去管教这名翘课的高一生,口气也许必须修正,但老师管教即将误入歧途的学生是正当且必须的。如果老师因为新闻效应而不管学生,20年后,这名翘课生,会感激的是当时爱之深,责之切的老师,还是把他网上影音制作成晚间新闻的媒体?

我曾经教导过外国学生,外国学生大多认为老师只是一份工作,并不像华人这么尊敬这份职业。而台湾师生沟通发生如此冲突乱象,以往华人最引以为傲的师生情谊 ──老师善待学生犹如亲人,学生对老师传道、授业恩情念念不忘,谨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并把“老师”视为“天、地、君、亲、师”五尊之一的古风,是否已成为昨日神话?或是今日笑话?

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原本美好的师生之情找回来,在于我们今后怎么看待师生关系的沟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南市各界庆祝教师节暨表扬资深优良教师、师铎奖教师共计186人,24日上午,在东东宴会式场盛大举行。市长许添财在现场亲自将教师节的电子贺卡传送到每位老师的电子信箱中,并颁奖表扬资深优良教师,感谢他们对教育的无私奉献。

  • 就像迎向蓝天白云的浦公英,你们即将离开学校,飘向远方,毕业启动了你们往不同的方向飘去,面对新的就学或就业的旅程。趁着学生启航前的日子,学校要送你们3个毕业礼物。
  • 孩子啊!教室里的课程就要告一段落了,但是呀,人生的课程却没有教室,也未设修业年限,自己既是学生,也是老师,可得好好用心的探索与钻研!
  • 记得学期末为一位特别的学生监考,他是肌肉萎缩的障碍者,手脚都不太能用力,必须由同学搀扶行走,但是他在智力方面却没有问题。由于他的状况特殊,所以考试的时间比一般人长,也因为手脚没力,需要有人协助画答案卡。
  • 在教育的第一现场,那些我们以为“不太重要”、“难见速效”的环境教育、环保教育、生态教育……,似乎是该换个角度想:如何真正的“教育”,让那可见的环境反扑,能更慢一点来到呢!
  • 年后,和几个朋友相约,一起去看望一位我们都很敬重的高中老师。老师是很有个性的,经常和我们谈论一些与课本背道而驰的观点。有其他老师觉得他故作清高,我们却一致认为他是唯一一位没有被洗脑,也不拿成绩逼我们的老师。
  • 作为一名文学老师,除了讲授故事,我也常常利用故事进行教学,并尽可能更多地采用这种方式。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些概念,我会在课程中掺进一些叙事手法,将概念用戏剧化的方式呈现。教书的时间越长,我就越相信故事的力量。它传递真理和激发奇思妙想的能力,其它任何方式都无法企及。究其原因,这一点尤为重要:故事与人类的经历和人的本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 回首数载的教学生涯里,曾迷失在孩子成绩与教学付出的计量天秤里,失衡的可不仅是度量意义上的砝码,而是师生间双向沟通的和谐……
  • 虽然疫情严峻仍考验着大家的生活,但从这次不幸的事件里能跟孩子多了难能可贵的生命对谈与交流经验,这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 蓦然回首,才明白所谓付出就是快乐的真谛果然不假,使生命丰硕圆满的是发自内心的付出不计回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