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万里寻母 17年踏遍四省千余村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1月13日讯】河北省广平县东张孟乡南张孟村“80后”青年班银城为了寻找失踪的母亲,自14岁开始行万里路,17年来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山西4个省份1000多个村庄,终于在今年7月6日,在石家庄市平山县的一个小山村找到了自己的母亲贾书梅,并把母亲带回已经荒芜的老家。

据《工人日报》报导,原本幸福的班家在男主人病逝后,这个四口之家陷入困境,年纪最大的姐姐自小送人,已二十出头的大哥班发城在外打工。13岁的班银城和11岁的妹妹在家中和母亲贾书梅相依为命。

1993年的一天,从未出过远门又不识字的贾书梅在回娘家的途中离奇失踪了。在家中等了一天的班银城兄妹发动了全村的亲戚朋友,找遍了周边的十里八乡,也没有母亲的任何消息。

母亲失踪后,兄妹们的生活更加艰难。班银城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去哪里给妹妹和自己找些吃的。

邻居看到兄妹俩可怜,今天东家给块馍馍,明天西家送碗热粥,小银城带着妹妹苦熬着日子。冬天到了,即便下着再大的雪,兄妹俩身上也没一件取暖的棉衣,经常是天还没亮就被冻醒。

隔年,班银城决定去武安寻找母亲,那年他14岁。

行路万里 足迹踩遍千村

怀揣着东拼西凑的22.2元钱,安顿好妹妹,班银城踏上了寻找母亲的道路,这条路一走就是17年。

寻母的过程中,小银城曾经在砖场打工,边打工边找母亲。经过3年多的寻找,班银城的足迹踏遍山东、河北、河南、山西4个省,不管哪里出现一条有关失踪老人的信息,他都会不辞辛苦地赶去,但一次次乘兴而去,换来的是一次次败兴而归。

多挣钱供弟弟专心寻找母亲,哥哥班发城决定到邯郸山区当挖煤的矿工。为了更方便寻母,班银城带着针头线脑和发卡头饰等小商品,在乡村中边做买卖,边打听母亲下落。

几年来,从大城市到偏僻的山区村庄,他走访了千余家村庄,曾在向日葵地里过夜,也有钻入下水道一觉醒来水漫全身的苦楚,山洞、庙宇、麦田都是他的栖身场所。

17年后母子相遇

今年7月6日下午5时许,班银城来到石家庄市平山县孟家庄镇黄家湾。他在村边小桥像往常一样支起了摊子,一群妇女在摊前挑选货物。一位大娘问班银城来自哪里,班银城说自己是邯郸人。这位大娘指着不远处一位背着一捆柴禾的老人对他说:“那个大娘也是邯郸来的。”“当时我心里就‘咯噔’一下,立刻就上前问。”班银城说到这时仍有些紧张。

“大妈,你是本地人吗?”
“不是,我是邯郸的。”
“邯郸哪里的?”“广平县。”
“广平县什么地方的?”班银城紧张地问。
“广平县东张孟村。”
“您娘家是什么村的?”班银城的眼睛湿润了。“广平苏庄的。”
“您哥哥叫贾书田,您叫贾书梅。”
老人很诧异:“你怎么知道的?”

“妈,我是您儿子,我找您找得好苦呀!”问到这里,班银城双膝跪下,一把抱住了母亲。“你是发城。”“不是,我是银城,您的小儿子。”老人的泪也下来了。

看到这一幕,桥上、村边的村民都擦拭着眼中的泪花。17年的磨难,万里行程,无数个坎坎坷坷,班银城寻找母亲的孝心终于得到了回报。

贾书梅告诉儿子,当年她迷路后一路乞讨来到了现在的村庄,被一个好心人搭救,便留在了当地。一晃17年,多少次梦里出现的儿子终于出现在了面前,老人双目泪流。7月7日,天空落着细雨,67岁的老人贾书梅在离家17年后再次踏入家门。

如今班银城有了稳定收入,否极泰来的母子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

相关新闻
不计前嫌的孝顺媳妇
104岁人瑞阿妈曾郭银娇 儿媳孝顺很幸福
孝顺儿媳隐瞒癌情 以身试药照顾公公
金曲奖座祝寿 母亲称萧煌奇孝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