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乐曲欣赏—妆台秋思

人气 888
标签:

【大纪元11月04日讯】相信很多听众朋友在刚开始接触、欣赏中国古典乐曲时,入门的曲目可能都会是这曲:《妆台秋思》。它的旋律虽然简单,但却像是承载了我们民族共同的记忆与情感--温婉、圆润,有着地阔天长的时空感,与淡淡的感伤。(录音)

《妆台秋思》原来是琵琶曲《塞上曲》中的第四段。《塞上曲》由“宫苑思春”、“.昭君怨”、“湘妃泪”、“妆台秋思”及“思汉”等五个段落组成,描写的是汉朝王昭君和番的故事。其中这第四段的《妆台秋思》经过了20世纪几位重要的演奏家卫仲乐、孙裕德、“江南笛王”金祖礼等人将其移植成为笛子及箫演奏的版本后,很多爱乐朋友可能都忘了它原本是一首琵琶曲呢!

原来的琵琶《妆台秋思》特别着重左手的推拉音和吟、揉的表现,刻划内心千回百折的凄楚之情;节奏单纯、音符也比较疏空。改编为笛、箫的演奏后,则增添了许多加花的节奏,曲调更富有歌唱性,也更加的婉转动听。

现在为您播放的这份录音是以笛为主奏、箜篌伴奏的版本。这样的组合鲜活的点出了大漠草原的辽阔;我们仿佛可以随着笛声出潼关,和昭君一起在马背上望断天涯……【妆台秋思】 演奏/俞逊发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的宫女。本名王嫱,字昭君。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帝请求和亲,后宫中的昭君自愿远嫁匈奴。

在江淹的《恨赋》中这样写道:“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写出了王昭君离别长安,远眺关山的乡愁。但王安石在他的《明妃曲》中却说:“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认为昭君与其在汉宫中孤独老死,倒不如远嫁匈奴,得到真心珍惜她的夫婿。

昭君身披戎服,怀抱琵琶,骑白马,越关山。在马背上的昭君回眸中原,心中是喜是悲?我们已无从得知。但她将中原的文化带入漠北草原,也为汉朝与匈奴带来超过一甲子的和平。

据说昭君走到哪儿,哪儿就水草丰美,富庶安康!她那美丽而坚强的形象,也深深刻印在我们心中。我们接着欣赏以箫和古筝演奏的《妆台秋思》。

近几十年来《妆台秋思》广受音乐家和爱乐朋友的青睐,许多知名的笛箫演奏家如詹永明、张维良等都演奏过这首曲子。而除了《塞上曲》外,广东音乐中的《昭君出塞》也同样是取材自王昭君的典故,也同样是一段大家都朗朗上口的旋律。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以琵琶弹奏的《昭君出塞》,演奏/刘德海。

相关新闻
古典乐曲欣赏  胡笳十八拍
【中国古典乐曲欣赏】天凤环珮
【中国古典乐曲欣赏】瑶族舞曲
【中国古典乐曲欣赏】万古天门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