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卖方咬牙涨价 美国通膨蠢蠢欲动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1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田清编译) 一股通涨浪潮正开始波及美国的超市和餐馆,终结这20年来食品价格最温和的一年。

《华尔街日报》4日报导,包括牛奶、牛肉、咖啡、可可和糖等的价格最近几个月急剧上升。包括麦当劳、家乐氏(Kellogg Co)和克罗格超市(Kroger Co)等公司都已经表示,消费者必须要承担更多的原料成本上扬。

对于食品业主管,要多快地转嫁这些成本是很困难的决定。在经济依然疲弱时期,失策的代价很昂贵。对许多美国人来说,对高失业的忧心使他们看紧荷包,降低对品牌的重视,转用超市牌子,吃汉堡王(Burger King)而不吃苹果蜂(Applebee’s),或是完全停止外食以省钱。

在南加州有167家店面的连锁杂货店Stater Bros. Markets执行长布朗(Jack Brown)表示,公司这几个月的早餐谷物(cereal)成本上升了5%。其中一半转嫁给消费者,另一半透过削减手机费和送货卡车轮胎费等其他开支来弥补。

卡夫食品(Kraft Foods Inc.)、莎拉李集团(Sara Lee Corp.)和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 Inc.)都已经表示要调涨一些产品的价格。星巴克(Starbucks Corp.)取消了8月发布维持咖啡价格不变的声明,9月时表示要提高大杯又难制作的饮料价格。早餐谷物生产厂家乐氏本周也暗示要涨价,不过没有透露细节。

食品杂货连锁店 Safeway和克罗格公司表示,会把供货商的成本增加转嫁给消费者。

达美乐比萨(Domino’s Pizza)公司则是让消费者来决定他们愿不愿意付更多的钱。公司推出两种尺寸,两种馅料的比萨,每个售价5.99美元,也推出新选择,消费者可以把比萨升级,多加2元就有更多的馅料,这实际上就是涨价。

成本不断推升是因为对中国、印度和其他新兴市场的肉类需求增加。这带动了谷物价格,又推动了鸡肉、牛排、面包和面食的成本。谷物价格也受到俄罗斯干旱,世界各地的种植问题以及投机买卖而不断微幅上涨。

食物价格的涨势超过整体通涨。美国劳动统计局的数字显示,至今年9月这一年中,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 0.8%,是1961年3月以来最低的年增率。不过,食品指数就上涨1.4%。美国农业部则预测明年整体食品通膨约2%至3%。

目前的压力远不及2008年10月当食品价格以6.3%的年增率上升时,商家把这些成本转嫁时吸取的沉痛教训:购物者转向自有品牌产品。

零售商Giant Eagle高级副总裁斯瑞格利(Kevin Srigley)说:“现在的价格敏感度是我们前所未见,不过有些时候你不得不转嫁这些成本。”该公司已调涨牛肉价格来反映成本的上扬。

麦当劳的首席财务长本森(Pete Bensen)最近告诉投资者,他预计明年美国的成本上升2%,欧洲上升3%

相关新闻
小麦价格上涨 美粮农进军亚洲市场
美部分医改条款生效 保险公司提高保费
星巴克部分咖啡提价 暂不影响大中华市场
美邮票涨价2分提议被否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