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酱飘香 古早味西螺老街

40男

人气 20
标签:

浊水溪由合欢山麓间起源而下,蜿蜒穿越台湾山林,带着上游黏板岩冲积土在嘉南平原北端,形成一片广阔的冲积扇平原,溪水虽然褐黑混浊,却夹带了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和腐植质,孕育出外观饱满且丰盈剔透的优质稻米,也因此浊水溪畔的西螺小镇,成为台湾最著名的优质米原乡。

古早味装饰 延平老街

西螺小镇依浊水溪畔而兴起,也成为早年水陆货运交会重镇之一,当时最热闹的商肆街道,就集中在延平路一带。1935年中部大地震后,西螺老街重建,不同于迪化街与大溪的风格,不采用巴洛克式的华丽,也不走古典建筑风格;也回异于三峡、湖口老街的传统街屋,西螺老街另辟蹊径,大量使用20、30年代流行的装饰风格,在细部装饰上巧妙融合中国式传统技巧,建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

老街上的著名景点之一──金玉成商行,正是装饰风格的建筑代表,由于商行原本是同一家族所拥有的楼房,外观上是三连幢共同立面,再辅以非对称的曲线建构外型,洗石子建材为立面外貌,在光阴的洗练下,高突而停止的钟楼,背搭蓝天,诉说昔日风华随时间长河流逝。我喜欢伫立于商行下方,眺望钟楼,时间在这里有一种既停留又前行的奇特感受。

西螺又称“螺阳”,早年开垦西螺先民为怀念故乡福建螺阳而取名。老街上的螺阳齿科,是老街上另一个吸晴的建筑,它立面上建构了非对称式的大弧形,搭配后方的三角形木窗,是老街上采用20、30年代装饰派风格的代表作。

西螺米酱飘香

西螺有句出名的打油诗说道:“浊水溪,乌浊浊。西螺菜,销宝岛。上出名,豆油膏。西螺米,牌子好。气味赞,免广告。”这首打油诗清楚说明西螺当地特产,也因西螺风土气候和地理环境,让西螺成为生产优质米和酱油重镇。

阳光在嘉南平原北端,全年温曦充足,湿度有利菌类培养及酱汁分解作用,再加上蜿蜒潺流的生命泉源──浊水溪,水质清冽,含铁质量低,硬度适中,恰好适合生产酱油,如此得天独厚的风土条件,加上西螺人对传统制法坚持,走过工业化大量生产冲击,传统古法酿造的黑豆酱油,愈卤愈香,成为最具西螺在地精神的产品,西螺酱油正如同延平老街一般,走过沈寂的过往,迎向崭新的西螺在地品牌。让西螺小镇的故乡味,更添加一份飘香的酱油味。

现今西螺,没有过往繁华,却仍保有古早味建筑,诉说着当年的繁荣鼎盛,走一趟延平老街,以漫步闲游,细心品味装饰老街,如肚子饿了,在老街吃一碗米制碗粿或油葱糕,并佐以西螺酱油沾酱,这米酱飘香的装饰风格老街,将是旅游中最美的西螺印象。◇


螺阳齿科是老街上一个吸晴装饰派风格代表作。(摄影:40男)


过往繁华,如今蓼落的老街东市场,见证过西螺老街的一切。(摄影:40男)


老街附近的西螺大桥。(摄影:40男)


老街上饰派风格代表作金玉成商行。(摄影:40男)


三幢共同立面,对称的曲线建构外型,是金玉成商行的建筑风格。(摄影:40男)


酱油店家招牌林立,是西螺最典型的特产。(摄影:40男)

相关新闻
维多利亚以西螺七崁 蝉联国际网界博览白金奖
暑假最夯亲子游—认识西螺巴洛克建筑
国际志工 把西螺老旧空屋变客栈
酱油的故乡 西螺老街再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