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起楷模作用 让人活得更好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月26日报导】(中央社旧金山25日法新电)对3D票房钜片“阿凡达”(Avatar,原意为替身、分身等)的着迷,已使影迷们注意到一项真实世界的研究发现:“虚拟自我”(virtual selves)能启发人们以更好的方式过生活。

自从阿凡达上片以来,美国史丹佛大学(StanfordUniversity)“虚拟人体互动实验室”(Virtual Human Interaction Lab)的一项实验也激起外界更多兴趣。这项研究发现,类似的拟真化网路替身,能发挥强而有力的角色模范作用。

报告作者佛克斯(Jesse Fox)今天接受法新社访问时表示:“这个话题现在很热门,随着詹姆斯卡麦隆(James Cameron)的“阿凡达”电影发行,我们网站的点击率也直线上升。”

根据这项研究,投入网路虚拟世界,并在其中设定与自己面貌相似替身后,人们在24小时内会因此更倾向去运动、跑步,或者去健身房健身。

研究显示,看到自己的替身在网路中活动的受试者,在现实世界中也会倾向模仿它的行为。

佛克斯表示,研究的关键在于利用受试者照片,尽可能的将替身塑造得与本人面貌相似。

在史丹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佛克斯说:“替身和本人越像,发挥的影响力越大,本尊越有可能去模仿替身。”

参与研究的受试者戴上特殊设计的头盔,附有显示萤幕让他们产生错觉,以为正与他们的网路替身们同处一室。

佛克斯说:“如果他们看到的是不认识的人,就不会被激发。但如果看到的人是自己,他们(受试者)就会作更多运动。”

看到自己的替身啃胡萝卜减肥后,男性就会转而采用更健康的饮食;若看到替身吃糖果,他们也会变得想吃甜食。

佛克斯表示,在真实世界的相关行为方面,看到替身在“大快朵颐”的男性会东施效颦,女性则倾向抑制自己的食欲。

人们比较不会去模仿“其他人的虚拟角色”。

佛克斯说:“就某种程度来说有种精神融合的现象─人们在虚拟替身上看到自己,也将替身的部分特色化为己有。这是一个在潜意识里发生的瞬间精神连结。”

佛克斯的研究接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资助,结果于去年首度发表。

尽管“阿凡达”刺激各界对她这项研究的兴趣,但佛克斯却承认自己还没看过这部片子。她说:“我在工作和玩乐之间划分界线。论文告一段落之后,我就会去看这部电影。”

相关新闻
余英时:共产党真的尊敬孔子吗?
三维特效公司总裁:醇美的演出
澳洲新星山姆沃辛顿  星运大开
阿凡达炒热话题  3D产品前景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