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元宵后客家民族开始扫墓 又称“挂纸”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2日讯】(据中广新闻彭清仁报导)每年农历元宵节过后,新竹、苗栗地区的客家民众纷纷开始扫墓,又称为“挂纸”,而在此之后,清明节就不再扫墓了。扫墓当天,散居全省各地的宗族都会赶回来祭祖,因此场面都相当盛大,除了表达慎终追远之外,各宗族亲友也借机聚聚联络感情。

客家民族的习俗,扫墓都选定在元宵节之后,客家话也叫做﹂挂纸”,也就是在扫墓时,将一叠滴有鸡血的黄纸,压在坟头上,因此扫墓又叫挂纸,表示子孙已经回来祭拜过祖先,另一个用意,也说明是有主的坟墓。而新竹县和苗栗县,客家民族人口居多,元宵节过后的接连几个周休二日,在郊区的道路,都会塞满前往扫墓的民众,消防局也都绷紧神经,慎防扫墓火警的发生。

而客家人扫墓时,除了以滴有鸡血的黄纸,以一块草皮压在坟头上之外,也会在坟地四周摆上十二张的银纸,在挂纸之后,清明节则是不再扫墓,不但可以节省牲礼费用,同时也节省其它宗亲往返奔波的车马费用,充分显示出客家人刻苦、耐劳、勤俭、打拼的精神。另外,客家民族不少宗族大都是在祖塔扫墓祭祖,散居全台各地的各房的宗族,都会赶回来祭祖,因此在扫墓之后,也会在祖塔旁宴请亲友,一方面也联络散居各地的亲友,同时报告一年来祖塔所使用的开销,场面都相当热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