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行星撞地球导致恐龙灭绝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3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明珠东京5日专电)日本“朝日新闻”今天报导,包括日本在内的多国科学家成立的小组研究结果显示,约6550万年前恐龙之所以灭绝,果然是因为小行星撞地球的缘故。

日本千叶大学大行星探查研究中心的所长松井孝典等人参加的国际小组研究认为,白垩纪时期、约655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原因果然是因小行星撞地球。松井孝典专攻行星科学。

松井说:“天体相撞对环境的影响是很明显的”。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于5日的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 )。

天体撞击的说法是诺贝尔奖得主阿尔瓦雷兹(LuisAlvarez)等人于1980年时提出的。1991年,科学家在墨西哥的尤加丹半岛(Yucatan Peninsula)发现到类似冲撞后留下痕迹的希克苏鲁伯大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

不过,有科学家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因大规模的火山爆发等的关系,看法呈现分歧。

这次由地质学、古生物学、地球物理学等领域的世界12个国家的41名研究人员花了约半年的时间,仔细调查各种相关的论文。

结果得知,全世界约有350个地点的白垩纪及古第三纪交界之间的地层含有小行星所带来的稀有金属铱、撞击后变质的石英,这些距离尤加丹半岛愈远,地层变得愈薄。这与生物大量灭绝的时期一致。

科学家推测指出,小行星直径约15公里,以每秒20公里的速度撞击到当时还是海洋的尤加丹半岛。撞击时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广岛型原子弹爆炸的约10亿倍,撞击时发出撞击波及热量,引发规模11以上的地震及浪高约300公尺的海啸。

有科学家认为,天体撞击时,约有1000亿及5000亿吨的硫酸盐、煤等释放到大气层中,遮蔽了阳光,引起酸雨及气候寒冷。植物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长期停止等的情况导致约有6成生物灭亡。存在逾1亿5000万年以上的恐龙时代就此结束。

参加这个国际研究小组的日本地质学专家后藤和久也参与这个国际研究小组。他说,30年间的各种研究领域的资料都支持希克苏鲁伯大陨石坑的撞击是造成生物大量毁灭的说法,这个论调已屹立不摇。(本文附照片)

相关新闻
研究认定陨石撞击造成恐龙灭绝
研究: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灭绝
全球芯片封装龙头日月光:将扩大美日墨产能
这些人为何长寿?专家:他们有九大力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