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学生获英特尔科技大赛最高奖

人气 9
标签:

【大纪元5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倩美国旧金山湾区圣荷西市报导)5月14日上午,2010英特尔国际科学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颁奖典礼在位于美国硅谷中心的圣荷西大学礼堂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德州华裔乔紫蕊,从59个国家超过1600名最有创造力的学生中脱颖而出,赢得了今年英特尔国际科学工程大奖赛最高奖。

这个全球最大的中学科技交流活动,历时一个星期评选,来自美国德州Plano市的华裔乔紫蕊(Amy Cindy Chyao),最终以她在化学方面的杰出成绩,赢得了今年英特尔国际科学工程大奖赛最高奖,GORDON E. MOORE奖学金。奖学金金额为七万五千美元。

乔紫蕊经过大量化学实验,发现了一种基于微观量子点的新抗癌药。Gordon E. Moore大奖今年是第一次颁发,以英特尔共同创办人Gordon E. Moore命名,他以发明摩尔定律(Moore’s Law)闻名全世界。


图:美国华裔乔紫蕊赢得2010年英特尔国际科学工程大奖赛最高奖。(摄影:李文净/大纪元)

此外,个人最高奖中,来自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Portland)Catlin Gabel 高中的华裔学生樊业(Yale Wang Fan)(参赛物理和天文学),和同学校的Kevin Michael Ellis(参赛计算机类别),获得英特尔基金会的年轻科学家大奖,每人获得五万美元奖金。来自同一个学校的两个学生,分别获得个人最高奖,这在多年的ISEF大赛中还是首次。

这3名英特尔ISEF大赛的优胜者,获得资助出席2010年12月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他们可以参加今年12月份诺贝尔奖所有的研讨会等,参观科学院等。

来自大陆的中国学生队20多名学生,共获得9个奖项,5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四等奖。

福州第一中学的吴其瑾,获得动物学个人二等奖;上海的Christina 王,获得微生物二等奖;北京四中的高二学生申靓博和谭侃然,获得团队二等奖;成都国际学校的3位高中生:薛来,韩国裔李贤基、新加坡裔林晨阳,获得团队二等奖。成都七中的杨昕燕、陆雯琦、吴军均,获得团队二等奖。

英特尔国际科学工程大奖赛(ISEF)是由美国科学与公众社团(Society for Science & Public)于1950年创办的美国中学生科学博览会发展而来,其宗旨是推动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ISEF目前是全球最大规模、最高等级,也是唯一面向9-12年级(初三-高三)中学生的科学竞赛。竞赛为全球最优秀的小科学家和发明家们提供了互相交流,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舞台。


2010英特尔个人最高奖获得者,左起:Kevin Michael Ellis,华裔乔紫蕊,华裔樊业(Yale Wang Fan)。(摄影:李文净/大纪元)


2010英特尔ISEF个人最高奖获得者,左起Kevin Michael Ellis、华裔乔紫蕊、华裔樊业(Yale Wang Fan)(摄影:张倩/大纪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英特尔Q1攀升近四倍
威达云端电讯 行动上网优惠
全美中学美术比赛 纽约多华裔获奖
索尼将推全新电视 配备Intel晶片与谷歌软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