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硝酸甘油舌下片-急性心肌梗塞的救星

林旭华(家医科医师)

人气: 2254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8日讯】
案例1:
46岁赵性员工,去年一般劳工健康检查发现血脂肪过高和体重过重等异常;为了身体健康,决定参加自行车队开始骑脚踏车健身,顺便接近大自然。想不到在某次活动中,突然觉得胸闷冒冷汗,自行靠路旁休息,同事发现不对劲;紧急连络救护车送医急救,病患从此不再醒来,目前仍昏迷中。

案例2:
一辆货运车正缓缓的开向某石化工业园区厂门,但却不见有刹车的意思,惊动了警卫人员,正准备盘查时,只见驾驶已趴在方向盘上,一动也不动,经紧急送往医院急救,最后仍不治死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驾驶才四十多岁。

案例3:
49岁主管开会中,胸痛一小时仍未缓解,前往医务室就医,经给予舌下含片1颗后,胸痛缓解。做完心电图检查后,为急性心肌梗塞。

案例4:
57岁的男性外包商,高架作业,某一天,长期的工作压力下,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发性的胸痛,接着一声巨响,倒在地上,周遭的人不知所措,焦急等待救护车的到来。不知过了多久,救护车终于来了,紧急的给予一颗舌下含片,暂时舒缓胸痛的状况,争取到医院前的黄金救援时间。后经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案例讨论:

案例1、2都是40多岁的中年人,令人痛心的是正值人生事业的高峰,是家中的支柱、是父母的依靠、小孩尚需父爱时,猝然而逝或昏迷,真让人措手不及,白发人送黑发人。年纪轻轻就因急性心肌梗塞而死亡,让人觉得不胜唏嘘。案例3、4,则因为处置适当给予紧急用药,救了宝贵一条命。

大家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有没有可能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最适当的处置?我推荐随时携带硝酸甘油舌下片。

前言:

从事专任厂医已经12年,在工厂,偶尔都会听到因心肌梗塞死亡的案例,送到医院已经是回天乏术了。那时动了一念,应该会有更有效的急救方式才对。回想以前在医院急诊室工作时,遇到胸痛病患都会开立一颗硝酸甘油舌下片俗称“救心”,通常病人会觉得缓解。灵机一动,那为什么不在工厂内救护箱都摆放一瓶“救心”呢? 如果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则可以随手取得马上急救,增加病患救活的黄金时间。

有人问硝酸甘油舌下片安全性如何?会不会有危险性,需不需要医师处方?我用下面例子来说明:一位57岁的纯朴乡民来医务室看感冒。开药过程中,病患主动告知她有心血管疾病,并从皮包拿出一堆心脏病用药,其中包含一瓶“救心”。为与感冒药不要有冲突,随口问她何时使用救心。病患纯真的回答;心脏科医师告知:“如果胸痛到喘不过气来可用,5 ~10分钟含一颗,最多不超过3颗。”由以上的病例说明,经告知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后,“救心”随身携带是安全的,不但可救自己,说不定还可以救到别人。

硝化甘油舌下锭(片)用药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硝化甘油是在公元1846年,意大利的化学家苏雷罗所发明的,最初制造稀的硝化甘油只用作为药物,治疗心脏病。后来,其他人制造浓的硝化甘油时发生大爆炸,所以人们才认识到硝化甘油是一种烈性炸药。

1、硝化甘油舌下锭药物机转:

硝化甘油有抗心绞痛作用,它能减低心肌需氧量,恢复心肌对氧的供应平衡,服用时,含在舌下,因口腔黏膜对其吸收较好,比吞服效果好。药物机转:藉由舒张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达到增进心脏血流及氧气的供应量,所以可缓解心绞痛发作时的疼痛及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

2、适应情境:
胸痛或胸紧到喘不过气来,伴随着冒冷汗;已经感觉到生命受到威胁时可紧急使用舌下片。

3、适应症:
狭心症之治疗及预防。能有效缓解和预防因冠心病引起之心绞痛急性发作。只有一种情形不能用,肥厚性心肌病变的狭心症病人含了舌下片可能会更恶化。

4、医师处方用药:
门诊医师通常会开“救心药”给予冠心病人带回家,备而不用。不可吞服,只能舌下或口腔使用,使用后,最好休息并采取坐姿或平躺。

5、用法剂量:从事可能引起心绞痛发作的活动前5~10钟服用。
急性发作;每5分钟给予一颗,最多15钟内给予3颗。半衰期很短,约4~7分钟,硝酸甘油舌下片于舌下会迅速被吸收。24小时内严禁与威而刚一起服用。

6、常见副作用:后脑勺头痛、头晕、心悸。因为半衰期短的原因,不舒服症状顶多持续约5~10分钟左右就会消失。

7、储存方式:
药品必须存放在不透光的玻璃瓶内,使用后,需立即将瓶盖盖上并且旋紧。
使用时,可将些许锭片置于瓶盖内,挑选一粒后,立即将其余锭片倒回瓶子内。瓶内不要放入其他药品,否则药效会减弱。将此药放在随手可得之处,如口袋、皮包。避免置放于小孩可以碰触的地方。

8、医务室建议职场放置的地点和必需随身携带的对象:
a、高危险群员工。
b、事业单位放置于急救箱、救护车上以备不时之需。
c、从事任何运动或旅行时应随身放置于贴身皮包内以备不时之需。
9、何谓高危险群:即危险因子越多项表示病人未来发生心肌梗塞的概率越高。
a、心肌梗塞家族史。
b、男性。
c、肥胖、腰围大于90公分。
d、高血脂。
e、糖尿病。
f、高血压。
g、抽烟。
h、熬夜、压力、生活作息不正常。

结论:

现代人因为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心血管疾病患者激增。心脏疾病更是劳工健康杀手之一。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总是让人震惊到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能救到人”才是王道,说教式的政令宣导如戒烟、减重、纾压等并无法立即改变病患的命运。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将病人送到医院才开始处理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在现场预先处理的更好呢?如此一来,家庭悲剧将减少。

若评估可行就应该做,要起而行。就像政府之前推行全民CPR一样,最近又推出公共场所需有AED的设置(自动分析心率电击器),目地都是抢救黄金时间。硝酸甘油舌下片的现场配备是安全的也是具有必要性的。以上是个人浅见仅提供参考。◇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