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每一天都得写作文

用你的文字改变你的际遇

法兰西斯.柯尔.琼斯

人气 15
标签:

这年头,即时通、简讯、电子邮件大行其道,很容易让人忘了写作其实是一种艺术形式;而只要是艺术形式,人们往往就会有强烈的主观好恶,也自有一套标准来评断“太过”与“不及”。

本章的目的不是自栩为文章优劣的仲裁者,而是要提出我认为有效的、觉得必备的、喜欢的、还有抓狂的部分,然后你可以运用你认同的部分,也可以对某些部分嗤之以鼻,当作一个主修英文、长年以来抱着书入睡的家伙在发神经。

在本章,你会发现写作的定义非常广泛,我会挑出商业中最基本的来讨论,包括推销信、求职信、履历表等等。

不过我也会说明如何为电话拜访和企画书拟一份底稿,这两个领域都是近年来兴起的现象。我也不会放过电子邮件礼仪和传统的手写感谢函。

另外,大至建档一份名言录的重要性,小至洗手间标语的适当与否,都在“写作”的讨论之列。最后,我会表达一下我对精美文具和表情符号等主题的个人好恶。

衷心希望各位读完这个章节后,对文字的力量有更深的感受,大大增加你透过文字来触动他人的功力。

真诚比技巧重要

写东西不容易。我们都想知道自己写得好不好,但往往无法知道。其实这种想法大多只是脑袋里封存已久的评语再度跑出来,而这些评语是成长过程中父母师长给我们的,我们早就在把它放在脑袋里归档,贴上“事实”的标签,从没停下来想想这些评语有没有道理。

从我的角度看,如果这些评语是否定的,那就没有道理。这并不是说我分辨不出流畅、隽永、一针见血的文章,和那些不能立刻触动我的文章有何差别,而是说,只要有人花了时间,诚心把他的心得、顾虑或情绪诉诸文字,这本身就是好的,因为已经达到目的:真诚地传达了那个人想让我们知道的事。再说,就像演讲一样,投入与真诚永远胜过技巧与花招。

安.拉莫特(Anne Lamott)是我私淑已久的良师,我相信如果我们结识,她绝对会是我最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她的著作《关于写作:一只鸟接着一只鸟》(Bird by Bird)讲得最好:“写作一定会走向脆弱。

不要担心看起来多愁善感,要担心的是没有感受、言不由衷或流于欺骗。”换句话说,就像书本到瑜伽服上的标语、书名、小标告诉我们的,写作就是表达,也就是敞开心怀,让别人得以一窥内在。

搜集秘密武器

我一直都是读者,喜欢的书多到数不清,而且如果有必要,我还有办法将我喜欢的书逐字逐句引述出来。

开始在出版业工作时,因为有人付钱请我看书,对我而言简直就是天堂。不过问题是我不可能把每天读到的精彩内容一一记住,于是我开了一个引述档,只要读到喜欢的文字,或是书中总结了某种情绪、感觉或信念,就写下来,词穷时就可以派上用场。

十年后,虽然我显然没有为这个档案换个诗意一点的名字,但我的引述档已经累积到相当的分量。

每当我需要萃取某个想法、替我的论点找个支撑、强化某个企画案,就向它求助。工作卡住时,这份档案也是我的最佳去处,成为我正正当当拖延工作的理由。

我常常带着某个目标前来就教,最后却从头到尾把这些我视为朋友、良师、榜样的作者的精彩好句看一遍。

在这过程中,这个档案就是我的教具,我先读某个我觉得超有智慧或超美的句子,然后因为太兴奋,结果总是把那个人写的文字都看过一遍。

在这个电脑时代,要建立这种档案真是太简单了。你只要在电脑开启一份新的文件档,把字打进去,然后存档关掉。就这样,等你有需要时再打开就是了。我写这本书时,这份档案对我就非常有用。

所以当你开始思考如何强化文字时,就想一些突然跑进脑海的名言,把这些名言打进电脑里。例如:“我们唯一要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英勇以谨慎为上”、“需要我的时候,只要噘起嘴巴吹口气”……好啦,这句也许用不上。

你会很惊喜地发现,你很快就会养成习惯,只要一听到、看到名句,就会自动记录下来。

然后等到你文思枯竭时——需要写一段演讲导言、需要为PowerPoint简报的结尾加一句发人深省的话、需要有个权威说法来支持你的论点等等,你就有一群能言善道的朋友可以求助了。

写在墙上,管理灵感

打从蹒跚学步开始,我们就一再被告诫不准在墙上乱画,气急败坏的父母会强力处罚违规者。因此,如果听到要在墙上写字,可能会勾起某些人不准吃点心、蜡笔被没收的创痛回忆。

现在你可以重新以涂鸦艺术家之姿出现了。

此话怎讲?走路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出想法,呆坐在椅子上想半天则什么也想不出来,同理,在墙上放一大片白板或超大便利贴,然后把脑袋里的想法写在上面,确实能让创意源源不绝。

我有个客户要替品牌做识别商标,我们请很多主管到会议室集合,开始脑力激荡。问题是,当有人提出某个点子,其他人就拚命低头记录,而点子又很少一样,所以大家就拚命做笔记。这意味着我们把时间花在回溯、厘清,并非去无存菁、前进。

于是我跑了一趟文具专卖店,卖了三个超大的便利贴壁板,贴在会议室墙上,然后发给每个主管一支麦克笔,告诉他们:“想到什么就写下来。”

这样一来不仅免于造成更多混淆,也可以释放出大家脑中的点子,他们也说,如果没这么做是想不出这些点子的,因为在墙上写字反而激发出胆量、灵感。在这场闭门脑力激荡中,我们替那个品牌想出一个很棒的概念。

开始写这本书时,我在办公室墙上挂了一大块白板,上面分成五等分:点子、要问经纪人的问题、要问编辑的问题、迟钝的日子(列出我该处里的工作,等到我没有创意灵感时就可以去做)、写作基本元素。

只要我想到什么,就可立刻走到墙边写下来。这么做的成效非常惊人。我就不必在外带餐点的菜单上草草写下一时的灵感,也不必在早上用力回想昨天晚上到底在黑暗中随手写下什么重要想法了。

下回要跟一群人一起脑力激荡,或是要统筹一项大企画时,建议你在墙上装上白板、买几支麦克笔,暂时忘掉父母的怒吼,放手写在墙上。@(待续)
摘编自 《下一秒就得拿出来的本事:上班的每一天都是绩效抽考,你如何一直拿高分?》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提供◇

相关新闻
上班族如何为心灵减压(2)
上班族如何为心灵减压(1)
上班族如何为心灵减压(3)
上班族如何为心灵减压(4)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