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医举办博览会 欲走向世界

人气 4
标签: ,

【大纪元09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文龙韩国报导】“2010年堤川国际韩方生物博览会”于9月16日至10月16日在韩国忠清北道堤川市举办。在这次为期一个月的活动期间,主办单位以“韩方的再发现——韩方的科学化、产业化、世界化”为主题展开,向各界展示韩方、韩医在韩国发展出医、药、食、饮、化妆品等完整配套的产业链。

韩国人吸取中医精华创造并发展成“汉医”,近几年改名为“韩医”,其在韩国发展的历史有两千多年,韩医在研究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政府的支持和国民的重视,从韩剧“大长今”到“医道”,无不体现出韩医自古至今在韩国社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全球首次韩方博览会

作为全球首次的韩方博览会,此次活动展区由13个展示馆构成,其中,“韩方生命科学馆”以3D及4D影像资料呈现韩医学的历史、韩医学的科学原理及基本哲学等;“韩方体验场”里为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群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韩方体验活动,如:戒烟治疗、用韩方药材制作酒或饮料等;在“产业馆”里将展示各类韩方药物及韩方化妆品等。

另外,在“传统韩医院”里,来自韩国顶级的名医以韩医药为基础为现场观众免费诊疗;在“药草探索馆”里,展示500多种药材,其中大多数都是韩国医学巨著《东医宝鉴》中收录的药材,《东医宝鉴》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记录为世界记录遗产。

在“世界传统医学馆”中,还可以纵览印度、秘鲁、阿根廷、德国等全世界16个国家的传统医学医术相关知识。同韩医学相关的8个学术会议也将在博览会期间举行。

此次韩方生物博览会组织委员会的宣传部长李东仁说:“通过此博览会,可使国际社会对韩医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在全世界范围吸引大众对韩医药的关心、提高韩医学的人气。另外,此博览会不是仅仅面向韩方医学界的相关工作者举办的,而是一次不分国籍、不限年龄的所有人共同分享的庆典。”

韩医之“道”


“2010年堤川国际韩方生物博览会”于9月16日至10月16日在韩国忠清北道堤川市举办。图为观众正在品偿韩方制作的保健饮品。(摄影:赵润德/大纪元)

在博览会各个展示场馆,记者发现韩国人已经把韩医、韩方发展成一系列的产业链,包括医、药、食、饮、化妆品等,包容着健康、养生的方方面面产品。特别是根据阴阳五行的原理选择天然药材食材制做而成的食品,不仅药性相生,疗效显着,而且已经成为韩国上层社会推崇的高档养生食品。在一处展馆的墙上,特大的汉字写着“生命之源——水;万物之母——土地”。

韩医倡导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韩医学的独特之处在于,把人体当作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当作一个宇宙来看。纯天然的韩药不仅药效显着,还能综合地把副作用减至最小,同时疗效显着 。针灸能调节身体里流动的气机,其疗效非药物所能及。

《东医宝鉴》的作者许浚倡导的医学思想是,“要想保持健康,首先要锻练肉体和精神,药和针灸居其次”。他还提出“锻练心灵和身体,提高修养,就能杜绝病患,而且长寿,如果不懂这个道理,只顾治病是不行的”。 “要拥有健康,最好的办法就是端正身心,遵守人伦”。

韩医倍受韩国人尊崇


“2010年堤川国际韩方生物博览会”于9月16日至10月16日在韩国忠清北道堤川市举办。图为展馆内的部分中药材。(摄影:赵润德/大纪元)

“2010年堤川国际韩方生物博览会”于9月16日至10月16日在韩国忠清北道堤川市举办。图为再现朝鲜时期的韩医院。(摄影:赵润德/大纪元)

韩医在研究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政府的支持和国民的重视,从韩剧“大长今”到“医道”,无不体现出韩医自古至今在韩国社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韩国人对“韩医”的功效更加重视。

据韩国专业招聘期刊《职业杂志》此前发表的一项《2010年最有前景的10种职业》的调查显示,“韩医”被选为最有前景的职业和韩国人最希望从事的职业。原因是“韩医”在韩国社会地位较高,收入也相当可观。而且“韩医”医生工作相对自由,没有退休年龄限制,因此倍受韩国人的青睐。

韩医之根在中国


韩医学是吸取传统中医的精华,并且吸收消化后打上韩民族文化的烙印,韩医韩方药材名称至今使用汉字标识。图为“2010年堤川国际韩方生物博览会”展馆一角。(摄影:赵润德/大纪元)

堤川国际韩方生物博览会组织委员会委员长李寿成表示,韩医学是参照中国医学自主研究开发的韩国传统医学。韩医学拥有两千多年历史、临床经验、文化底蕴。

不可否认的是,韩医学是吸取传统中医的精华,并且吸收消化后打上韩民族文化的烙印。据生活在韩国的老华侨介绍,所谓“韩医”与中医是一脉相承的,病理理论和治疗方法基本类似。《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同样也是“韩医”行医的重要依据。以前“韩医”这个名词并不存在,最初在韩国叫“汉医”。

从“汉医”到“韩医”的变化并不是因为医学内容上有差别,而是体现了韩国为了保障韩国人从事这一传统医学行业的优先权,并且保护“韩医”免受外来冲击,特别是免受中医冲击的一种策略。

谁把中医领向“绝路”

中国的中医药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传统,从神农、扁鹊,到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神医的事迹,还有至今仍为医学界奉为经典的《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医药著作,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然而,比韩医历史更加悠久的中医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特别是中共建政后,中共倡导“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斗争哲学,与中医尊崇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背道而驰,文革时期中医受到严重摧残,历经魔难。全国中医医院由“文革”前1960年的330所,至1976年时只剩171所,很多中医院被“拆庙赶神”,中医医院的建设与管理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状况,相当一部分中医医院条件较差、管理较乱、严重西化。

“文革”期间,中国绝大多数老中医被批斗、迫害,很多中医古籍被当成“四旧”送进了造纸厂的化浆池。传统中医的精华自此消失殆尽,导致今天的中医已经处于被医学界日趋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特别是在只重经济效益、一切向钱看的医疗机构,医院看重的是手术刀的利润,而对价格低廉的中医疗法失去了兴趣。去年,中国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一项关于青年中医从业人员现状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青年中医的现状不容乐观,甚至有超过一半的青年中医表示对中医药事业未来发展缺乏信心。

中医做为中华民族的医术瑰宝,在中国不被珍惜却香飘海外,不少华人对此表现出无奈与尴尬。如何保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被流失,珍惜并保护好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这无疑是每位爱国华人值得思考的一个话题。

相关新闻
【新闻大破解】美战略排序改变 欧中贸战开打?
普京解雇4名国防副部长 任命亲信填补空缺
俄乌战陷僵局 普京访问亚洲两国引质疑
在华德企在中国面临价格下跌和需求疲软困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