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千里走单骑”被质疑造假 大陆媒体失信用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1月23日讯】她,温州打工5年,半夜梦见6岁的儿子“孤苦一人,满身是血,在雨水中跟耗子抢东西 吃”。次日,她女扮男装,独自骑着摩托车,奔袭2000多公里,耗时6昼夜,只喝半瓶矿泉水,住4小时旅社,吃19颗泡泡糖,从温州回到重庆。她叫李春凤,她就一个念头,回家,看儿子。

以上为1月19日《重庆晚报》报导一位母亲从浙江温州骑摩托车回到重庆老家“千里走单骑”的新闻节选,次日即1月20日,包括《新华每日电讯》《钱江晚报》等在内的大量媒体转载、报导。 该新闻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时评家们也一拥而上,写出各种评论,有曰“千里单骑探子折射了民生的无奈”,有曰“千里走单骑是对春运的提醒”,有曰“摩托妈妈千里探子拷问中国留守之痛”……《新京报》也第一时间发表时评, 感叹“李春凤的故事让人唏嘘”。百度百科很快设立了“李春凤”条目,进行人物事件介绍。

然而事隔仅两天,这篇报道的真实性便受到质疑。1月21日,杭州《都市快报》首席评论员徐迅雷发表题为:“且看“母亲千里走单骑”是一个什么样的假新闻”评论文章。

《都市快报》评论员质疑报道真实性

徐迅雷本来准备为所在的《都市快报》给该新闻配发评论。他表示,写评论肯定要认真研读原报导,但读着读着就感到不对劲了,开始质疑这是否是一个真实的新闻。

徐迅雷评论文章中所提部分质疑性问题如下:

这是一个没有“时间”等重要新闻要素的报导。具体什么时候从温州动身、什么时候到达重庆老家的?没有起码的交待。

路上6天只喝了半瓶矿泉水?只睡了4个小时旅社?


图为“千里走单骑”新闻的主角李春凤。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白天,她就找路边的树、石头等靠着睡一觉;晚上,她就把车停在路边,趴在车上睡。只有在第三天,由于长时间在车上吹风,头疼得十分厉害,她才在一 个路边药房买了一点药,花20元钱在一个旅社睡了4个小时。”——除了骑车的时间,其他统统都是休息的时间。具体各是多少?前后6天,只花20元钱在一个旅社睡了4个小时——什么旅社,哪里的?

算下时间、车速与里程:总里程2000公里,除以6天,每天不到400公里,每小时摩托车跑40公里(她还说后半夜跑80码),那得10小时,一天24小时,还有14小时可睡觉、休息。

第四天,她在长沙时——第四天如果是傍晚才到长沙,那后面只有两天了,能从长沙赶到重庆否?

以前有过多次类似报道

徐迅雷还称,在搜索媒体文章后发现,5天前当地的《武陵都市报》有过报导,但是两个报导前后矛盾。1月14日《武陵都市报》说5天,1月19日《重庆晚报》说6天。

查阅近年“从浙江骑摩托车到重庆”的类似新闻,得到以下相关文章:

1、浙江桐乡农民工骑摩托回重庆老家 行程2010公里 骑行5天 2008-02-01
2、温州外来工花8天7夜骑摩托回重庆 2008年02月01日
3、母亲骑摩托4千里回家探子 扮男装跑6昼夜 2011年01月19日

2008年、2010年、2011年,这里三个骑摩托车从浙江回重庆的报导里,统统都是《重庆晚报》刊发的。最奇怪的是,3个报导里关于路边店(旅社)的段子,统统都是“20元”的口径。现在神马(什么)都涨价,就路边店(旅社)不“涨价”,乖乖!

徐迅雷最后总结,这个的“母亲骑摩托4千里回家探子,扮男装跑6昼夜”的新闻只能判断其不真不实,绝不是报导里描写的那个伟大崇高的样子。

中共媒体失去公信力

网友“金陵小客”称,“年年都被骗,真郁闷。”

还有网友“落英-缤纷”说,“这个也太欺骗人的感情了吧,什么世道啊!”“假新闻太多,让人不爽。”

天涯网友“chofffie”说,“唉,这世道里还有什么是值得相信的呢?”

天涯网友hongyu1262认为这个新闻是“新年第一”怒””。还有天涯网友认为现在中国大陆是“遍地假新闻。”天涯网友“鹿偷蛇”则称,“有主旋律一定要报导,没有主旋律,制造主旋律也要报导!”

相关新闻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三成以上有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我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八成的农村留守儿童变得怪异
大陆春运启动首日  广铁电话订票持续恼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