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仁寿:从容过生活

杨仁寿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1月27日讯】青青自己的专案还没结束,就因为同事情谊,答应帮忙另一个专案,结果搞得工作两头烧,生活弄得一蹋糊涂!心里恨自己开不了口拒绝同事的请求。子衿双手抱满书本,走到房门口时,勉强挪出手来,想拿口袋里的门把钥匙,哗的,书本掉满地!心里恨自己没先放下手上的书,再去拿口袋里的钥匙。

我们常会觉得这个重要,那个也重要,结果是同时开了太多战场,阵亡在自己的战场上。我们经常放不下这个,又想要追求那个,结果是放不下的卡住心里想的,心里想的卡住放不下的,两头空。现实是,每个人能做的远不及所想要的。

第一个问题是,“生与义”对我们都很重要,但不能兼得时,我们往往无法做出抉择。第二个问题是“鱼与熊掌”我们都想要,虽能得兼但不在当下时,我们如何安排优先顺序,先放下何者?先提起什么?

“生与义”的抉择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我们得确定自己的价值观,才能心有定见,才能因舍而得。但困难的是我们究竟在意什么,我们未曾思索,所以迷惘;面对两个所欲、两个所避,无法择一。

“鱼与熊掌”虽能得兼但不在同时,是一个安排的问题。难的是我们往往不愿意放下既有的,正在进行的,却又觉得其他的事物更要紧。于是,我们手里已经堆满东西,却又想要提起另一件东西,结果是东东西西翻了满地,结果是生活秩序慌乱,顾此失彼。

价值得向心里找,圣贤所言、社会的主流价值都可以参考,但不一定是自己真正在意的。只要合乎正道,善心、真诚、正直、负责,或者是财富、健康、亲情,都是值得重视的。但价值观因人而异,主流价值因社会、国情而不同,重要的是自觉。自觉是一种生活习惯,完成某件事情后,便在心里头估量一下,我喜欢这个成果吗?这是我想要的吗?久而久之,我们会有能力区辨何者是别人加诸我们的价值观,能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重视的。

放下再去提起,也是一种生活习惯,善于安排轻重缓急的人,生活不会慌乱。问题是,我们常是反应当下所需、所迫,事情来了就做,不去思考轻重缓急,让自己手上堆满过多的事情。因此,停下来想想,或许下件事更急,就先停下手边的事,跳脱当下的惯性,解除同时开太多战场的困局。

忍舍才能得,放下才能从容的提起。人生不会完美,我们不可能在同时得到所有的东西。用自觉澄清自己的价值;停下惯性,让优先顺序浮现。我们的人生就会少些憾事,我们的生活才会从容。@

相关新闻
杨仁寿:你用什么时间单位过日子
杨仁寿:托斯卡尼最深刻的记忆
杨仁寿:你用什么标准把人分等级?
杨仁寿:如桂花开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