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女总统面临多项经济挑战

标签:

【大纪元1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雅陵圣保罗4日专电)刚上任的巴西首位女总统罗赛芙(Dilma Rousseff),接管的国家经济荣景空前,但若要继续吸引投资促进成长,同时维持巴西币值稳定,将面临多项挑战与考验。

巴西“观察周刊”(Veja)报导,相较于前几任总统,罗赛芙接管的巴西经济荣景空前,去年国内生产毛额(GDP)约2兆美元,较2009年成长7.3%,创下1986年以来新高;但若要维持荣景,甚至迭创新高,罗赛芙仍需克服许多问题。

首先是控制通货膨胀。巴西近年来经济成长迅速,但去年底通货膨胀也达5.9%,比政府预定目标4.5%高。过去几年,巴西财政部长曼蒂加(Guido Mantega)的挥霍政策在前中央银行总裁梅雷莱斯(HenriqueMeirelles)严谨作风平衡下,勉强控制物价上涨。

虽然梅雷莱斯被换下来后,由资深经济学家东比尼(Alexandre Tombini)出任央行总裁的市场接受度大,但罗赛芙政府到底多看重控制通货膨胀,仍不明确。

其次是控制公共支出。稽征败坏是前任政府行政管理的败笔,公共支出增长速度较GDP成长率高,但这些钱并未用来投资教育、医疗和基础建设,而是用来支付公务员薪资。

前财政部长诺布瑞加(Mailson da Nobrega)表示,巴西的政治形象是建立在经济稳定的基础上,罗赛芙须避免政府成为只会吃钱的机器,而丧失民众的信任。

罗赛芙的第3项挑战是减轻赋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巅峰时期,巴西政府降低汽车、建材等税率,提振消费,证实了专家长久以来的箴言:政府减税国内经济就会开始起飞。问题在于,危机稍缓后,税率又回复到以往的标准。

前总统鲁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执政8年间,赋税占GDP比重从32.7%跃升到37%;巴西人每年平均工作148天的所得都用来缴税,对劳工是非常大的负担。

巴西对基础建设和扩大工业生产力的投资极少,去年第3季的投资仅达GDP的19%,较中国(46%)、印度(32%)和俄罗斯(21%)等低很多。经济学家指出,巴西必须将此投资比例至少提高到22%,才能维持经济永续发展。

另一个问题是为迎接2014世界杯足球赛和2016奥运等国际活动,巴西政府打算兴建连接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的高速铁路。依照官方说法,兴建子弹火车的成本为巴西币330亿元(约194亿美元),但国际咨商公司评估成本超过600亿元。虽说大部分将由国家社经发展银行(BNDES)贷出,但金融回收仍不明确。

专家也怀疑是否有足够的乘客支撑兴建计划,还有启用后政府必须持续津贴的可能性也非常高;巴西大可将这笔钱用在更有利的地方。

另一方面,由于巴西人口老化速度加快,政府每个月支付的退休金金额愈来愈高,相当于1.3%的GDP;巴西政府必须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延后劳工退休年龄。

除了社福金支出构成经常账逆差,巴西去年对外贸易逆差也近2.5%的GDP,为2002年以来最高,主因为美元贬值,使得外国货比本国货便宜,刺激进口。为弥补逆差,巴西应提振国内产业,鼓励出口,但只要巴西币币值继续居高不下,市场经济只有依赖外国直接投资。

专家担心的是,在缺乏实体经济支撑和过度仰赖外资情况下,一旦爆发国际危机,投资人迅速抽离资金,将对巴西金融造成严重打击。

相关新闻
IFO调查:1月份巴西经济气候指数冠拉美
巴西经济稳定 德国企业加码投资
巴西经济成长将在全球名列前茅
用高科技假装工作 富国银行解雇十余名员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