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欣然:宰相晏婴史话今夕

郑欣然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0月14日讯】晏婴,又称“晏子”,春秋后期齐国宰相,他足智多谋、刚正不阿,先后辅佐三朝君主。在任职期间,晏婴敢于为正君主之过而直言正谏,为富民强国而实行礼治,主张轻徭薄赋,宽政惠民。

晏婴任职宰相期间,齐国王室日渐衰败,大夫专政的现象日益严重。晏婴为了平息内乱,安定社会,将“礼崩乐坏”、“国运靡常”的齐国重新振兴,决心推行礼治,提出以礼治国的主张,并予以实施。他劝谏齐景公以身作则,以起到守奉礼法的表率作用。

齐景公生活奢侈,治理齐国赋税繁杂,各种刑罚也重,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晏婴实行了很多改良措施,减税省刑,以德治民。

景公想给晏婴换一所新宅,晏婴拒绝了,说自己的旧宅接近市区,有利于体察民情。齐景公戏问道:“你既靠近闹市居住,可知晓物价如何?”晏婴应答当然知道。齐景公又问:“哪些东西贵、哪些东西便宜呢?”晏婴马上说道:“四肢贵,鞋子便宜。”齐景公听罢,一下子明白了晏婴的意思是说刑罚太重了,所以他立刻下令减轻刑罚。

齐景公能纳晏婴正谏,百姓安居乐业。齐国重振国威。

晏婴作为负责国家政事的宰相,倡导德政,辅君正行,心系百姓,为民请命,尽忠职守而名垂青史。

史书在手,掩卷沉思,宰相之职在历史的今天相当于国家的总理吧,而中共政府的国家总理,竟然只是一个言论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实乃古今一大奇观。

关心国情的中国人都知道,温家宝总理近年来频繁高调“政改”,他提倡“普世价值”,主张党政分开,改变以党代政的一党专制的政治体制,暗示中共现行的体制是造成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激烈和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这势必触动了中共一党独裁的统治根基,他的“政改”在中共高层没有得到呼应,温家宝孤掌难鸣。

齐景公能纳晏婴正谏,社会矛盾缓和,百姓安居乐业,而中共统治集团抱成一团,阻挠一切威胁其统治地位的改革呼声,即便是政府总理在国内外高喊——推动政改,风雨无阻,誓死方休!中共统治集团想的只是“维稳残喘”其独裁暴政,哪会为国家为民众放弃一点点的集团利益。

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百姓心目中是亲民派的,他走进百姓生活,慰问民生疾苦,但他空有一颗“在其位、谋其政”、忧国忧民的心,其为国为民的政治诉求在中共统治集团独裁的体系内被遏杀,他的政改说辞仅仅被国人哗然为“表演”。在中共统治中国的历史中世人更加清晰一个历史结论,就是任何对中共能自新的愿望都是幻想,亡党才能兴国。

如此说来,历史上的名相,辅佐的是贤君,百姓才会安居乐业,社会才会秩序井然。中共的党魁是维护统治集团利益的暴君,即使有为黎民社稷着想的贤臣,也只能落得“孤帆远影”,百姓必然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时刻处于崩溃边缘。

历史记载的暴君从来都是同样的下场。历史上的贤良也同样为后世景仰。

相关新闻
历史故事:晏婴的马车夫
【风云人物】机智善辩话晏婴
文化课教材(高级):晏婴延越石父为上客
古风悠悠:晏子的故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