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克绍箕裘

成语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173
【字号】    
   标签: tags:

【原文】
良冶(1)之子,必学为裘(2);良弓之子,必学为箕(3)。(《礼记·学记》)

【注解】
(1)冶:音“也”,铸造金属。
(2)为裘:裘,音“求”。缝合成一件裘袍。
(3)箕:音“积”,畚箕。

【故事阐述】
在《礼记.学记》中提到,在古时候的家庭中,如果父亲是当铁匠冶炼金属的,他的子弟因为从小看惯了这种熔合的技术,所以比别人先学会用兽皮缝合成袍裘,以作为日后学习的基础;同样的,一个造弓的能手,他的子弟也会先学着用竹、柳等柔韧的物品来编制畚箕,为将来造弓踏出第一步。

后来“克绍箕裘”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子孙能够继承先人的志业,亦用于继承师业之意。

【讨论】
(1)父亲如果是铁匠,他的子弟必然比别人先学会什么才能?为什么呢?
(2)父亲如果是造弓能手,那他的后代也比别人优先具备了什么才能?
(3)你觉得后天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请你回想一下周遭的经验,并和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造句练习】
例:为了完成家人的心愿,他决定克绍箕裘,接掌家中的事业。
例:父亲希望我克绍箕裘报考医学院,完成父亲行医济世的志愿。

【相似成语】
继志述事

【课后时间】
把下列成语中,错误的字圈出来并写上正确的字。
(1)克诏其裘→( )、( )
(2)耳儒目染→( )
(3)指路为马→( )

【参考解答】
(1)克诏其裘→(绍 )、(箕 )
(2)耳儒目染→(濡 )
(3)指路为马→(鹿 )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韩非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贵公子,曾与李斯同拜在荀子门下,当时国力较弱的韩国饱受强邻秦国的威胁,随时都有亡国之虞。韩非屡次上书献策给韩王,却无法受重用,于是将抱负写成《韩非子》一书,此书集法家思想于大成。
  • 子贡说:“君子也有讨厌的事吗?”孔子说:“有讨厌的事。讨厌称赞别人罪过的人,讨厌品格低下而毁谤居上位的人,讨厌果断勇敢却固执不明理而阻碍难行的人。”孔子说:“赐,你也有讨厌的事吗?”子贡说:“讨厌窃取别人的而自以为聪明的人,讨厌不谦恭而自以为勇敢的人,讨厌揭发、攻击别人的隐私或缺点而自以为正直的人。”
  •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孙周是晋襄公的曾孙,孙谈之子,因受到当时在位的晋厉公排斥,于是就到周王室,侍奉单襄公并任职他的家臣。孙周为人忠实,做事重义理,虽然避走他乡,但还是心系着晋国的一切。如果听到晋国不好的消息,他就会感到哀伤;如果听到晋国有喜庆的好消息,他也会跟着高兴。
  • 在家中父母如果从不鞭打孩子,孩子的顽劣叛逆就无法禁止;国家如果没有刑罚,百姓间的相互冲突就无法禁止;天子如果不行讨伐,诸侯间的暴力相争就无法禁止。所以家庭、国家及天子规定的一些必要的惩处是不能废止的,但要技巧的运用。
  • 魏公子叫无忌,是战国时代魏安厘王的异母弟弟。魏安厘王即位后,便封魏公子为信陵君。魏公子为人仁爱,对待贤士谦恭有礼,因此来归附他门下的食客有三千人。那时各国诸侯因魏公子贤德,连续十几年都不敢发兵侵犯魏国。
  • 孔子说:“‘见到别人的善处,要急起直追,好像害怕赶不上似的,见到别人的不善处要远远避开,就像用手去试探热汤,惟恐避开不够快似的。’我看过这种人,也听过这种话。‘避世隐居以成全我的心志,出仕行义以达成仁道的理想。’我听过这种话,却没有见过这种人。”
  • 孔子说:“君子有九件该用心思虑的事情:看事物要力求分明;听人言语要力求听得清楚;神色要力求温和;说话务必忠实;做事务必谨慎敬重;有了疑惑要问清楚;忿怒时要想到事后的祸害;见了财利要想自己应不应该取得。”
  •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的是色欲;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的是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的是贪欲。”
  •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居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知道天所赋予的正理而不敬畏,怠慢轻视高位的人,戏侮圣人的话。”
  • 孔子说:“生下来就知道的,是上等资质的人。经过学习而知道的,是次一等资质的人。经过困顿才学会的,是更次一等的。经过困顿后却怠惰不学习的,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