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英为何吊死在毛泽东藏书室?

人气 701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1月24日讯】中共前党魁毛泽东曾有两个年轻有才的秘书,都以自杀告终。周小舟、田家英,一个不满十五岁即加入共青团,二十刚出头便成为北京的大学生领袖;一个幼年失怙、自学成才,不足十六岁便奔赴延安,十九岁便在中共“最高学府”马列主义学院当教员。两人都是在二十多岁时就当毛的秘书,不幸先后自杀身死,时间都是在一九六六年文革初期,一死于北京,一死于广州,一北一南,起因却都是大跃进和一九五九年的庐山会议。

毛泽东秘书田家英自杀告终

曾任江青机要秘书被投入秦城监狱近8年的阎长贵22日在《同舟共进 》发表文章称,田家英在1966年5月4日至26日标志“文革”全面发动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通过第一个“文革”纲领性文献《五一六通知》的会议)还未结束时就自杀了(23日)。

众所周知,田家英当时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特别重要也最引人注目的,他是毛泽东主席的秘书。因此,他的自杀当时震惊全党。

阎长贵曾遇到田家英的朋友李锐老人问:“李老,请问您,田家英为什么自杀?”李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毛主席不要他了嘛!”除此他再也没说什么。

田家英的女儿曾自回忆她父亲田家英说,他觉得毛把他抛弃了,觉得没有希望了。毛把他划成敌人了。

阎长贵:田是毛秘书,也是毛的忘年交

阎长贵介绍,田家英1922年1月生,原名曾正昌,四川成都人。3岁丧父,9岁丧母,11岁被迫辍学,在哥嫂开的中药铺做学徒。田家英生性喜爱读书,在辍学的日子里,靠着一本字典通读了《资治通鉴》、《史记》和许多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他性格倔强,不甘听凭命运摆布。他的床头挂着一副对联,“走遍天下路,读尽世上书”。1935年,田家英13岁时,就在报刊不断发表诗歌和文章,在川中被称为“神童”。“田家英”这个名字就是他发表文章时用的笔名。

田16岁到延安后,陆续发表文章《奴才的见解》、《从侯方域说起》等,得到毛泽东赞赏。文笔如此老辣深沉的作者竟是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毛泽东颇为感慨。自那以后毛便注意田家英这个“少壮派”了。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国,汉语讲不好,田家英当起了毛岸英的老师。1948年8月,26岁的田家英开始担任毛泽东的秘书。当时的田家英深得毛的信赖、倚重。毛的讲话、著作很多出自田家英之手。他一直升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田家英下乡调查 说真话被贬

但到了50年代后期,田家英听闻成都郊区的崇义人民公社放了一颗“亩产稻谷二万四千斤”的大卫星,便于五九年初率一个工作组到那个公社去调查。当时那里的农民已经在饿肚子,可是每当田家英问“产量既然这样高,为啥子公共食堂吃的稀饭涝清”时, 总是得到这样的回答:“丰收不忘节约嘛!”他问了许多人,可是没有一个人对这位“从毛身边来的”人说实话。

直到农民们见他几个月中始终不吃公社给他安排的小灶、每日与农民吃一样的饭,脱鞋下田割麦子,同社员一起拉大车,逐渐相信他是自己人之后,才告诉他粮食产量其实只有几百斤,由于上级吹了牛,上级要征粮,公社干部便将应用作社员口粮的粮食拿去凑数,公社食堂当然就只能给社员喝稀汤了。

一九八六年六月初,即田家英于文革前夕以四十四岁的壮年自杀二十周年的时候,《光明日报》一篇祭文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历史镜头:“田家英叉着手,抑望着‘公共食堂万岁’的大幅标语愤愤地说:‘公共食堂万岁,嘿,我看恐怕是公共食堂半岁!’他的话把旁边的群众吓了一大跳。”当时,公共食堂简直就是共产党的儿子,反对食堂就等于反对党。

之后在59年的庐山会议上,作家丁抒在《人祸》一书中介绍,毛泽东往日是习惯于离群索居,这次上山伊始,一反常态,频频召见众人。当晚谒见的都是有见地的人物。周小舟在延安时期是他所赏识的秘书:李锐是水电部副部长因反对长江三峡大坝上马,毛要他做自己的兼职秘书:而田家英从来不肯随声附和,有时还敢跟他顶撞几番,周惠,湖南省委书记,管粮食有成绩。毛视察湖南发现他在大跃进中没有乱来,边界农民跑湖南这边来抢粮食,所以特意要他来庐山参加会议。

37岁的田家英谈他春天带领工作组去四川农村调查的情况。在全国劳动模范罗世发的家乡,听他讲被逼说假话、放卫星的苦景。田家英学着罗的腔调说: “水稻要亩产万斤,哪个鬼儿子哄你,只好把谷子往田里堆!”毛泽东哈哈大笑,众人也跟着笑起来。毛说: “58年有些事我有责任。提倡敢想敢干, ‘八大’二次会议达到高峰。其中也有些胡思乱想,唯心主义。因此,不能全怪下面和各个部门。” “其中也有些胡思乱想,唯心主义。”此语是相当诚恳的,令人感动和吃惊。

书中说,当时的气氛、话语,跟反右派前夕简直是一模一样:其后果,仍然是一模一样:这些人都成为彭、黄、张、周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成员,下场悲惨。该书认为,毛泽东是阴谋的化身。他不仅对敌人,对路人,对一般朋友,即便是对亲密的战友,也无不耍阴谋诡计。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杨师群:“伟大领袖”剽窃与造假考论
黄河清:国殇祭——1949年后遭中共整肃、杀戮者名单表略(二)
张朴:聂元梓印象
华途:“五代”秘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