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 摩天楼诅咒 或在亚洲重演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2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谢如慧编译报导)摩天大楼通常被认为是经济繁荣的象征,但现实是,每当有地标大楼建成之时,往往都是一国经济行将衰退之日。这几乎屡试不爽的“摩天楼诅咒”两年前再次应验于迪拜:2009年1月耗资10亿美元的全球第一高楼迪拜塔在一片债务危机中向世人揭幕,其后迪拜楼市和经济直线下挫。

下一个将会花落谁家?美国彭博新闻社(Bloomberg)专栏作家白赛克(William Pesek)近日发出警告,免费资金和热钱正让日本和中国的经济泡沫不断膨胀,摩天楼诅咒很可能在其中一个市场重演。

中国掀摩天楼热

白赛克在专栏中表示,香港巴克莱资本(Barclays Plc)分析师劳伦斯(Andrew Lawrence)已对中国经济情势发出警告。2010年的前11个月中,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了4.3兆人民币(相当于6,530亿美元),较2005年同期成长逾2倍,比土耳其年国民生产总值还高。目前中国摩天楼数量几乎占了全球的一半,预计全世界未来6年内完工的50座摩天楼中,中国便包揽了44%。其中,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厦将在2014年完工。

文章中说,这种表面繁荣下的过度投资暗含了大量经济泡沫,值得密切关注。

日本的迹象同样令人担忧。一方面信用评级跌至新低,另一方面东京还在负债建造634米高的观光电波塔东京天空树(Tokyo Sky Tree),预计今年底完工时,将赶超目前最高的广州塔(600米),成为世界第一高塔。

资本配置错误

白赛克强调,经济危机来自错误的资本配置。由于日本长期实施零利率政策,低廉的资金成本必然导致资本配置不当以及经济的虚假稳定。免费资金会滋长自满和泡沫,零利率让政治家认为可以一直举债,不必考虑后果。破纪录的摩天大楼代表的不仅仅是财富、科技和野心,也在同样程度上显示了这种傲慢的心态。

日本国债居高不下

今年1月27日,美国标准普尔信用评级公司(S&P)将日本主权信贷评级调降一级至AA-,这是自2002年以来的首次调降,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负债比例最高的,预计未来还会继续上升,政府将面临巨大的财政挑战。

尽管政府债台高筑,日本的建筑热潮依然没有降温的迹象。事实上,整个亚洲都普遍存在摩天楼情结。根据德国法兰克福地产数据库Emporis.com网站的资料,全球已完工的7,559栋摩天大楼中,亚洲就有3,808栋,而北美为2,586栋。

白赛克表示,政治家和开发商通常是乐观的赌徒:野心加上贪欲往往使他们忘记了乐极生悲的道理。日本政府把整个国家的未来押在政府信用上,认为发行国债能够扭转危机,未来有可能重蹈希腊的覆辙。

拒绝正视现实

然而,就在标准普尔调降评级的第二天,日本公布去年12月经济数据,通缩率出现缓和,失业率也略有下降,投资者又为之一振。白赛克在专栏中表示,这只不过是回光返照,人口结构迅速老化和不断攀升的债务,对日本经济来说,不啻为一剂毒药。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Kaoru Yosano)表示,标准普尔下调日本评级“令人遗憾”,并称他们“没有完全理解日本财政改革决心”。同样的论调发生在前一次被下调时,当时的财政大臣盐川正十郎(Masajuro Shiokawa)致信批评该机构“缺乏客观标准”。

白赛克说,时隔九年,事实证明日本非常幸运,评级公司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债务国不是太苛刻,而是太大度。尽管有上兆美元的民间储蓄,足以将国债留在日本境内,但其财政轨迹却十分差劲,唯一遗憾的是日本没有理解这一点。

白赛克的结论是,即使不相信摩天楼和经济衰退之间有着必然的关系,但从日本拒绝正视现实的心态来看,对债务危机的担忧有其充分的根据和理由。

摩天楼诅咒由来

1999年,劳伦斯在任职德意志银行研究主管时首度提出“摩天大楼指数”(Skyscraper Index)的概念,他发现经济衰退或股市萧条往往发生在新高楼落成的前后,其背后的逻辑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对经济乐观的态度,经常会鼓励大型工程的兴建。然而,当过度投资与投机心理引起的泡沫即将危及经济时,政策也会转为紧缩以应对危机,使得摩天大楼的完工成为政策与经济转变的先声。

从上世纪30年代纽约曼哈顿的克莱斯勒大厦和帝国大厦,到1974年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到1997年吉隆坡双子星大厦,再到2009年全球第一高楼迪拜塔,无一例外地应验了摩天大楼和经济衰退的关联性。

相关新闻
上海地陷  摩天楼停建
瑞典90度旋转大厦被评为2005年世界最优摩天楼
南韩首尔将建155层超高摩天大楼
外电:中国最高摩天楼商业前景堪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