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善处逆境”的日本人

人气 20

【大纪元2011年03月18日讯】本周抵达东京的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戴维.皮林今日(18日)撰文称,在日本这次大地震和海啸中,给他留下最为深刻印象是:在灾难面前,日本人那种处世不惊、克尽职守以及不失礼仪行为,犹如一句日本谚语所说:“善处逆境”。

文章说,日本地震和海啸给人留下最难以磨灭两个画面:30英尺高的巨浪就像一头愤怒的野兽奔腾上岸,吞没汽车、船只乃至整幢房屋;海啸过后海边小镇陆前高田市--整座城镇变成了溺毙者的墓地。

但是,让戴维.皮林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两幅远没那么宏大的画面。一画面是在9.0级地震发生那一刻拍摄:在一家超市,当整齐摆放的货架开始摇摆晃动时,店员们不是急忙去找藏身之地,而是试图阻止——这大抵上是徒劳的——酱油瓶和味噌酱盒滚落到地板上。这种克尽职守的举动,让人想起日本人在平常的那种默默奉献、兢兢业业的行为。

第二幅画面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位摄影记者捕捉到的:在遍地废墟、布满断裂树枝的野地里,一位年轻女子茫然不解地瞪着双眼,脸上困惑的表情让她看起来像个盲人。她穿着马裤,因为不久前她正骑着马小跑。现在,马没了,周围所有熟悉的景象也都没了,变得叫人难以辩认、难以理解。“本来应该在这里的东西都没了,”她像是自言自语地说着。

文章说,在远离震中和海啸的东京,放眼望去也是一幅幅奇异的景象。从羽田机场打车到市中心只花了20分钟,比平时快了3倍。路上几乎看不见一辆车。的士司机说,这是因为现在汽油短缺,也使这个明朗春日的天空变得如此蔚蓝。

东京愁云笼罩,市中心的街道上几乎看不见人影,便利店货架空了一半,写字楼成了鬼楼。人们有意无意地瞄着电视,观看关于爆炸频发的福岛核电站不断熔解的燃料棒的最新报导。他们担心核辐射,担心下一场余震,更担心轨道交通是否会继续运营、以把他们送回远郊的家中。

然而,就在这一幅幅奇异的景象中,东京依然呈现出令人安心的熟悉画面:出租车司机依然向客人鞠躬致敬,车内依然装饰着白色花边。日本卫生间的马桶座圈依然是加热的(让你一坐上就不想下来的小小奢侈),店主们也仍然一路小跑到顾客面前为他们服务。

文章描述了过去几天里的点滴见闻。地震当天,有数十万人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过夜,还有数百万人徒步回到遥远的家中。从周一开始,尽管不少轨道交通停运,但许多人还是努力回到公司上班。尽管一些货架上的卫生纸、电池和豆腐已经一扫而空(抢购者是为断电或下次强震做准备),但在其它货架上,人们自觉地每人只买一块面包和一品脱牛奶。

日本的工人们已回到工厂上班,工匠们也重新开始了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日本是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拿得出手的就是它的人民。正是这些人民创造了日本奇迹;也正是这些人民在世界对日本停滞的经济逐渐感到厌倦和不抱幻想之时,支撑着另一种日本奇迹。

文章说,日本内阁承认,日本正在遭受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在被问及这种绝望时刻是否会激发出日本的斗志时,在经济财政政策担当大臣与谢野馨微微而坚定地攥紧了拳头。

戴维.皮林说,就在他写这篇报导时,酒店在又一场余震中晃动起来,使他想起了一位老朋友、已退休的绪方四十郎 (Shijuro Ogata)此前对他说的一句日本谚语:“Wazawai wo tenjite fuku to nasu”,直译过来就是“善处逆境”。在日语中,它的意思更像是:“低头接受不幸,然后把它转变为幸福”。绪方四十郎希望日本能够做到这一点。

相关新闻
日本海啸预测、渔民不信
日本强震引发大海啸  新西兰亦受威胁
日本海啸迫近 加州进入紧急状态
视频:日本大地震 海啸犹如电影《201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