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中国失踪事件令人难以容忍

人气 9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4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谢如慧编译报导)3月底澳籍华人民主人士、知名博客专栏作家杨恒均,一度在中国广州白云机场失踪,经过澳洲政府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几天后又重新现身。杨至今没有透露他在这段时间内的真正去向。

近期,澳大利亚Fairfax新闻公司的中国问题记者加尔诺特(John Garnaut),在西澳时事新闻网(www.watoday.com)以“中国的失踪事件令人难以容忍”(China’s disappearances are difficult to stomach)为题,娓娓道出杨对中国民主之路的理想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字里行间也流露着他对中共当局恣意将民主维权人士罗织罪名,使其失踪的行径,令他难以忍受的心情。

加尔诺特注意到,在杨失踪的消息传出后,大量支持他的网民留言,希望日益残暴的中共当局不要丧失理性到对杨下手让其“消失”,而最多只是将杨送回澳洲,或提醒他说话要当心即可。

杨曾是中共体制内人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系,做过外交官,其导师王沪甯现在是胡锦涛身边的红人,他的同学也大都在各级政界和商界担任要职。这种背景和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其在严厉的体制中获得几乎是奇迹的生存空间。在公众眼中,杨既是作家和知识份子,更是积极的民运人士,他的间谍小说《致命》三部曲在网民中红极一时。

杨移居澳洲后,依然常常往返于悉尼和广州,也不断地通过博客引导年轻网民的爱国冲动。他在论坛上说,爱国的最佳方式,是追求自由、法治与民主。

加尔诺特表示,他第一次被杨所吸引,是因为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前夕,杨在博客上独自呼吁海外的中国爱国人士,放下血旗,不要参加中共使馆在坎培拉议会大厦前举办的“保护奥运圣火”的游行活动。杨告诉加尔诺特说:“我在向中共政府发出友好的讯息,告诉他们这是很严重的。我也告诉在这里的中国学生,他们很笨,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真正要表达你们的爱国主义,就到天安门广场去。”

杨一直在观察研究西方的文明社会和民主体制,并告诉那些网民他们在中国能够做什么。他写道: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真正不凡之处就在于,他们所有的缺陷和弊病是由那里的人民,甚至政府主动揭露和曝光出来的。

每当中国踉踉跄跄地走强硬路线时,杨仍然乐观地相信中国会脱离集权体制过渡到民主制度,因为中国没有其他选择。

杨也从不隐瞒对中共压制言论自由和思想独立的不满。就在不久前,他公开批评中共在北京大学为发现潜在的“激进”学生而新设置的监控体制;在异见知识份子刘晓波以煽动颠覆罪被判处10年监禁之后,他也对压在中国知识份子身上的“负担”提出了谴责。

杨恒均与加尔诺特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北京的一个韩国餐馆,当时杨嘲笑地谈到中国一家政府出版社最终同意出版他的作品集,其中包括澳洲几家中文网站在刊载时主动删掉的几篇文章时。但就在他失踪的当天,他在微博上发帖,为出版社取消当天下午原定在北京举行的新书发布会向读者道歉。

就在杨失踪后的第二天,另一名维权知识份子,知名作家冉云飞被中共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正式逮捕,杨的失踪,剥夺了他评论此事件的机会。

加尔诺特对此失踪事件,无耐的表示“难道没有王法限制了吗?(Is there no limit?)”,他在文章结尾提醒中共当局,“为了杨,也为中国的利益,希望可笑的合法行为和颠覆罪之间的差距,不要如此擅断和狭隘”。

相关新闻
杨恒均:我用这种方式告诉儿子一个真实的中国……
杨恒均:陆克文,你哥哥更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杨恒均:东莞扫黄为什么很少去星级酒店?
中泽克二:秦刚被免职与回应拜登言论有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