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出台“没收违建住宅”政策 被指明抢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5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高紫檀报导)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在中国率先出台了“新举措”――将强制没收违规建设的住宅用房,作为保障性住房。这个消息由于在党媒《人民日报》登出,各界认为这个政策得到中共的肯定,但消息在媒体公布后,各界纷纷质疑这个政策的合法合理性,有律师称此政策涉嫌违宪,经济研究人士也不赞成这种政策,认为这是明抢的强硬措施,涉嫌强盗逻辑。

官方称没收违建房 对小产权房是震慑

日前,河北石家庄市出台了《关于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采取铁腕手段,没收违建房作为保障性住房,产权归政府所有。

意见明确规定提出: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或者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影响城市规划,由市及县(市)、矿区人民政府予以没收的住宅用房,可以作为保障性住房,产权归政府所有;没收的其他建筑物、构筑物,通过拍卖,所得收入全部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石家庄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副局长王文兴称,根据国家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有权没收违规住宅用房。

王文兴说,以前开发商的违规建设通过罚款就合法化了,现在罚没规定将对那些心存侥幸的开发商和城中村小产权房是一个震慑。

商品房价高 大量民众无奈购买小产权房

在中国,小产权房是指在集体土地上建的房子,按照现行法律,这类土地只能用于农业生产或者作为农民的宅基地,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建的房子没有产权,更没有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因此,小产权就是没产权,也就是违法建筑。

在当前商品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小产权房大量出现,其在价格方面很有优势,甚至只有商品房价格的一半。如石家庄桥西二环内一个小产权房楼盘去年5月销售均价3600元/平方米,但与该项目相邻的市证二手房价格同期为5000~6000元/平方米。

小产权房的价格优势使许多无钱买商品房而又急需住房的民众纷纷购买。据业内人士的粗略统计,石家庄小产权房的面积有近千万平方米。

北京地产界人士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小产权房的数量高达60亿平方米,以每套100平方米计,就是6000万套。在北京,小产权房屋的交易量占全市商品房交易量的20%左右。仅通州的小产权房项目就有不下150个,总计房子约在50万~100万套。

评论人士张辛认为,石家庄没收小产权房等违规住房,说是用于保障性住房,解决民生问题,但是小产权房何尝不是民生,一种迫于无奈的民生。

知名评论人士时寒冰也曾著文表示,倘若不是出于无奈,没有谁愿意去购买小产权房。

《意见》涉嫌违宪 各界炮轰

由于石家庄没收的违建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发表于党媒《人民日报》,而《人民日报》是中共的三大喉舌之一,民众认为,中共是认可此政策。这令各界民众对此政策倍加关注。

北京王全章律师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认为,根据中国法律,没收私有财产应该由法律设定,这个法律应该由全国人大来制定。石家庄作为一个地方市来说,制定这样的政策涉嫌违宪。而且如何认定一幢房产是否是违建,也应该由法院来判断,而不能由政府部门一纸公文单方面认定就予以没收,“如果其它城市都效仿的话,公民的财产就没有任何的法律保障了。”

王全章律师表示,当前的行政强拆已经被各界批评,现在再搞个没收,会令社会陷入危机。

在河北居住的经济学家綦彦臣表示,北京一些经济学家也在讨论这个问题,有住建部的官员咨询这个问题,“我的意见是这肯定不行,他50万盖的,你30万收还可以,但直接没收不行,这涉嫌强盗逻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振涛发博质问,违规建筑的原因是什么?变为保障房就不违规了吗?石家庄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有多大?竟然采取明抢的强硬措施。而且违规建筑如何定义和区分?谁来监督执行?

石家庄楼盘新大院业主林宁感到疑惑,为什么违章建筑被没收后就会用作保障房变形为合法建筑?难道政府说谁违法就违法,说谁合法就合法?

拥有一套小产权房的广州外语学院老师章民也对此感到不公平,“如果没收了,还不如拆了,这不是明抢吗?石家庄这是病急乱投医了,估计被没收的是都没有后台的弱势群体,有后台的就没收不了。”

更有人在网络直批石家庄市政府此举是“典型的土地财政无地可卖了,想出的又一奇招,用抢劫的手段完成保障房任务”,“石家庄的违章住宅没收政策实际上是一个不懂法律不体民情不看发展不要持续的临时性小丑政策。”

相关新闻
深保障房分配终审出炉  各界质疑
中国保障房建设拖拉 多地仅完成约10%
廉租房成公职人员“最给力年终奖”遭质疑
张经伦:中国保障性住房的怪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