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漏油事故后 扇贝死亡率猛增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7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肖恩综合报导)与中海油为伙伴关系的美国康菲石油(Conoco Phillips)公司在渤海的蓬莱19-3油田,6月4日和17日发生两次漏油事故。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 CNOOC)中国国家海洋局对公众隐瞒漏油事故长达一个月之久。 直到事故发生后一个月之后的7月5日才向社会通报。与此同时,长岛县扇贝类死亡率猛增,并发现鱼类死亡事件。

国内、外众多媒体措辞强烈地指责国家海洋局袒护中海油、掩盖漏油事件,中海油没有汲取上次大连漏油的教训。并认为,中海油“有义务分享信息”。

在7月5日中国海洋局就渤海漏油事故的通报会上,中海油发表声明说,漏油已“基本上得到控制”。但中海油的有关官员蒋永智在这次一个月之后才向社会公布的通报会上却表示,他们从来没有对外隐瞒过重大漏油事故。

7月6日,作为直接责任方的美国康菲石油周三在北京召开媒体见面会,通报了漏油处理情况。康菲石油还发表声明表示,目前两个渗漏点已“全部被堵住”,回收清洁工作基本完成,且无人员伤亡。

漏油事故的发生

据通报,本次事故是由渤海中部蓬莱19-3油田B、C两平台分别于6月4日和17日先后发生溢油造成的,其中B平台因注水作业导致海底地缝溢油,而C平台则是在钻井作业中发生小型井涌、侧漏事故。

这次漏油事故导致钻井平台周围海域840平方公里的1类水质海水下降到劣4类;单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为158平方公里;但“溢油事故量级”还需时间评估。

据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介绍,此次溢油事故B平台影响范围最远至西北60公里,监测得到的污染峰值面积为6月13日的158平方公里。而C平台事发后在西北方向形成了长13公里、宽100-500米的油带,污染峰值面积为18日的138平方公里。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郭明克在通报会后透露,此次事故C平台的溢油量大于B平台。

从通报会现场播放的视频录像来看,B、C平台附近大片海域能看到呈带状或片状扩散的油膜,这些颜色略浅、反光发亮的油膜与周边正常海水间有明显的分界线。现场多艘溢油处置船上的工作人员及潜水员正使用围油栏、吸油毡、吸油拖揽等方式回收油膜。

迟缓的事故通报

在7月5日的国家海洋局召开的媒体通报会上,面对众多记者“为什么拖延了一个月之久才通报”的追问,国家海洋局官员王斌辩解道:

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溢油事故的监测、监视乃至形成结论,并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等对情况稍有把握的时候才能进行通报。”

根据海洋管理部门工作的安排和部署,报告溢油事故的一般原则,是在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左右时间提出一个初步的报告,因此国家海洋局在一周前就预告了本次通报会。

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国家海洋局对本次事故所造成海洋生态污染的监测和评估也将是长期、持续的。

事故责任的承担者

渤海中部蓬莱19-3油田是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油田,中海油持有51%的股权,合作方是美国康菲石油(Conoco Phillips)公司,拥有剩下49%权益并担任作业者。

国家海洋局召开的媒体通报会上说,在本次事故中,国家海洋局将油井作业者康菲石油公司列为责任人,而作为合作方的中海油不承担责任。

根据现行环境保护法规定,此次事故对康菲石油的索赔金额最高可能仅为区区的20万元人民币。同时表示海洋局不排除将代表国家对康菲公司进行生态索赔,由此金额可能将超过20万元。

危害已经开始显现

根据海洋局公布的数据,目前蓬莱19一3附近840公里的海水从一类水质恶化为四类水质。油田附近海域海水石油类平均浓度超过历史背景值40.5倍,最高浓度是历史背景值的86.4倍。溢油点附近海洋沉积物有油污附着,个别站点石油类含量是历史背景值的37.6倍。溢油最长扩散外缘线为38公里。

从地理环境上分析,渤海是半封闭的内海,水交换情况差,生态环境也比较脆弱,“一旦出现污染影响比开放性海域更大”。海洋局认为很幸运,因为事发海域是专门的石油勘探开发区,并非养殖区、旅游区、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

但是,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崔文林在通报会上则表示, 溢油出现导致的油膜对海洋生态的破坏十分巨大,会造成海洋生物缺氧,对海鸟、鱼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据新闻晨报报导,位于渤海湾深处的山东省长岛县南、北长山岛,虽然沿岸的海水未显异样,但渤海湾岛屿养殖扇贝近期死亡率莫名猛增。

岛上养殖户表示,近期捕捞的扇贝等海产品死亡率较往年翻了一倍多,而该岛北面的大钦岛渔民已发现鱼类死亡情况。

扇贝养殖个体户徐师傅告诉说, 虽然产量、外观并无异常,但近期打捞扇贝的存活率下降不少,“往年这时候捞上来20斤(扇贝)只死2斤不到,这个月每20斤要死5斤。”

个体养殖户的李师傅表示,在长岛县,已经发生过多次海水遭原油污染的情况,“海面上会有一片片漂浮着的原油,也不知道是油田漏油,还是油船事故。最严重的一次,北港码头的船只进出港都变得有些困难。”

当地渔民表示,那次漏油事故发生后,他们未得到过有关部门的权威解释或指导意见,更别说赔偿。

相关新闻
全球海洋普查 助评估漏油威胁
组图:漏油事故周年 BP公司矢言复原生态
墨湾漏油 美报告:承包商罔顾安全
疑漏油 西岸输油管关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