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角珊瑚杀手 人类化粪污水

人气 70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8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王凯旋编译报导)气候变迁、海水酸化、污染是珊瑚减少的已知原因,新的研究发现,一种使人致病的细菌也会导致加勒比海麋角珊瑚(Elkhorn coral)的死亡,且细菌随着化粪污水流入海洋。

据MSNBC报导,乔治亚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研究团队之一的波特(James Porter)表示:“这是相当不寻常的发现,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现人类疾病可杀死无脊椎动物。”对人类而言,病原体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会引起呼吸道、伤口和尿道的感染,此细菌会让珊瑚生病。波特把受感染珊瑚上的白色伤疤称为“白痘”,伤疤出现的位置其生长组织已经消失,仅留下骨架。

全球珊瑚礁面临一连串威胁,如气候变化,飓风会增加珊瑚碎裂的程度和数量;水温上升造成珊瑚排出行光合作用的海藻且脱色;海洋酸化损害生物形成骨骼的能力;水质不佳及多种病原体使珊瑚受感染等。过去 15年,加勒比海区的珊瑚面积减少50%,其中麋角珊瑚在同一时间内更是减少近90%。

波特把麋角珊瑚的消失比喻为热带雨林的消失,他认为这些珊瑚的枝状成长方式与树林类似,其三维结构可提供鱼和其他生物居住,并帮助吸收暴风雨的力量冲击,保护沿海地区。波特说:“他们是自然的建筑师。”波特团队确认黏质沙雷氏菌是造成白痘的元凶,源头是人类污水,并指出其他生物可能帮助它的蔓延,其结果刊登于8月17日的PLoS ONE期刊上。

研究团队采集健康的麋角珊瑚,并将受感染麋角珊瑚的细菌及化粪池的细菌隔离出来,健康的麋角珊瑚碰到两者都会受到感染。他们还发现以珊瑚为食的蜗牛也会传播细菌,代表其他生物也发挥传播疾病的作用。

2004年波特团队曾在加勒比海和印度-太平洋记录到18种珊瑚致命的疾病。此后导致珊瑚死亡的疾病更多,但仅有5种知道源头。

减缓珊瑚死亡威胁的方法包括降低气候变化、改善水质、杀死水中细菌,后面两者已经在进行中。大部分的废水对珊瑚影响不大,但化粪池排出的废水影响最大,理想情况化粪系统使用土壤过滤掉污染物,但多孔石灰岩基岩会让污染物渗漏到海洋中,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能减少细菌含量到检测不到的水平。◇

相关新闻
沉船未处理 成珊瑚杀手
豪大雨使垦丁海域珊瑚出现严重白化
珊瑚杀手? 绿岛投礁喊停
绿岛石珊瑚染病 白化蔓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