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富人>穷人+中产?网友:反正我不信

人气 24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08月06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2011年城市蓝皮书,称中国城市合理贫困线在人均年收入7500-8500元之间,城镇贫困人口数约为5000万人,城市中等收入者已达2.3亿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但中国各大媒体纷纷发文,反驳质疑这两组数据,认为广大民众 “被脱贫”“被中产”。

8月3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No.4》,截至2009年底,中国城镇人口总数约为6亿2千万人,其中贫困人口约5千万人,占城镇人口总数大约8%。

报告指出,中国城市贫困人口数量自20世纪90年代后就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物价的不断上涨、社会保障措施的不 力、房价的频频攀昇、就业形势的严峻、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使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陷入相对贫困之中。

城市7%-8%贫困人口?网友:反正我不信

对于这一数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认为“显而易见保守”。他指出,5000万只是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6.6亿城镇人口的近8%,中国城市中只有7%-8%的人是贫困人口,这个估计恐怕过低。

陈淮指出,在前20年,温饱标准叫贫困,但现在不完全一样。不足以满足自己基本生活需求,都可以归于贫困,比如医疗保障、孩子上学。计划经济下 主要人群的收入水平聚集在平均值周边,但近年低于中值线的人口在增加,这也是贫困化的重要因素。

四川在线评论文章称:中国城市中只有7%-8%的人是贫困人口,让谁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据悉,城镇贫困人口占比8%的统计意味着中国城市的贫困问题远远好于美国。按照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数字,2009年,美国大约有4千360万人生活在联邦政府设定的年收入2万2千美元贫困线下之下,贫困人口比例为14.3%,几乎是中国城市的两倍。另外,8%这个比例也远远好过英国、德国、法国和瑞典等其他发达国家政府公布的本国贫困人口比例。

多年来,中国贫困线的低标准一直备受诟病。南方都市报引述曾有全国政协委员提交提案指出,太低的贫困线让过亿居民人为“被脱贫”。2011年3月,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的“贫困线”标准将肯定上调。

南都文章称,调高贫困线标准,意味着贫困人口的数量将更加 庞大,但调高与否并不直接影响人们的切实生活感受———调与不调,贫困的感受都将依旧,而最真切的疼痛感也永远来自个案体验。“吃饱饭”已经不能再成为炫 耀或者衡量的标准,教育、医疗以及基本的社会保障都是最起码的人类生活底线需求。

讽刺的是,8月3日,有媒体统计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经济半年报后发现,今年上半 年,29个省市区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了10%,31个省市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赢”了CPI。同一天看到这样一组反差如此强烈的数据,令人 恍如隔世。没有谁有权去怪责网友的不适应,因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的想法,可能已经不是个别人的个别判断。

中产占城市人口37%?网友:别当真

蓝皮书指出,到2009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已达2.3亿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年均增长3.8%。北京和上海的中等收入阶层规模较大,分别达到了46%和38%。

西安晚报评论称:成为中产,应该是值得高兴和光荣的事,而近4成人跻身中产行列的“结论”却不招人喜欢,很多人感觉是“被中产”了。中产成为一个娱乐词,别当真。

中国青年报评论文章称:当前大多数中国式中产的心理特征——“虽然拥有自己的房产,但却因此背上沉重的还贷包袱,生活质量大幅下降,不敢轻易更换工作,不敢娱乐、旅 游,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身体有了着落,心却失去了安全感。”到底是“跻身中产”,还是“瘦身中产”?数字让人犯糊涂。

红网评论文章:月收入低于2000元是中产? 9成普通劳动者,月收入低于2000元,请问,这也是中产?说实话,在物价步步攀昇的大背景下,在大城市里,吃饭、交通、房租都有点力不从心,戴上中产的高帽子,岂不是自欺欺人。

千龙网:真实的中产是不能靠嘴说上去 的。有人给我国中产定的标准是人日均消费2美元,按现在说就是每天消费13元人民币,在物价非常高的今天,13元也就维持一个温饱。按这个标准算,我国城市确实应有2.3亿人实现了中产,但这样的中产不过是“猪皮摸嘴”的自欺欺人。

“富人>穷人+中产”被时代怪象

37%的中产阶级加上8%的贫困人口,中国的富人的比例则相当于占据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中国网评论文章称:无论在哪一种社会状态中,无论古今中外,富有阶层都是“少数群体”,但在社科院的蓝皮书中却成了“多数人”,荒诞到一个令人无语的程度。如此“富人>穷人+中产”的吊诡不等式,足见所谓“城市蓝皮书”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如何低迷。

有评论认为,“被时代”,多出“被脱贫”“被中产”不足为奇。一部分群体“被脱贫”,就会有另一部分群体“被中产”,这是一个渐进的必然。

(责任编辑:薛飞)

相关新闻
专家:中共腐败链中 中介日益兴旺
张若渔 : 粉饰太平的失业率
社科院报告:中国4成中小企业倒闭
千亿热钱流入香港 专家:恐种重大祸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