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家:中国地铁新鲜空气仅为美一半

人气 11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9月14日讯】中秋假期北京地铁日客流量近700万人次,密集的人流让地铁内空气混浊不堪,使得很多乘客和工作人员都感觉憋闷。国内建筑界泰斗称中国地铁站内的新鲜空气量仅为美国的一半,其他多项空气指标也低于国际先进标准。

据法制晚报报,国内建筑设计界泰斗、曾参与过北京1号线地铁站设计的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来增祥指出,空气质量标准,中美竟差一半。

空气质量标准,中美竟差一半

“美国室内公共场所换气量标准人均(成年人)是每小时60立方米,中国的标准是人均每小时30立方米。在这一标准下,国内地铁站内的新鲜空气量仅为美国一半。”来增祥向记者指出,“一些拥挤的地铁站连这一标准都未达到,尤其在乘车高峰时段,主要的地铁站和换乘站的空气质量很差。”

来增祥指出,虽然有人认为乘客在地铁站内停留的时间较短,可以适当降低换气量标准,但事实上根据一些调查和实际体验,地铁站内的空气让人感觉憋闷、不舒服的主要原因就是新风量不够。

除此之外,空气质量还包括菌落含量、粉尘、异味、空调换气等。在这些标准上,中国均低于国际上的先进标准。

此外,来增祥指出,要做好通风系统的维护和检测管理工作,“一些地铁站的吸风口、换气带的空气质量检测标准也需要进一步规范”。

“在乘坐地铁时,怎样才能干净、卫生、少得病——是时候该关心这些老百姓的健康问题了!”来增祥最后呼吁道。

城建专家透露北京地铁规划时换气量标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通风专家介绍了北京地铁规划时换气量标准:夏季空调打开时,系统的新风量不少于总送风量的10%,每小时新风量的最低标准为3.6万立方米(人均每小时12.6立方米),是美国的换气标准的6%。这就是北京乘客夏季普遍感到憋闷的主要原因了。美国的公共场所换气量是60立方米/小时,仍有乘客在夏季感到憋闷。

该专家指出,在空调关闭后的通风季节(夏季之外的季节),新风量标准是人均每小时30立方米,是美国标准的一半。

省钱比健康重要?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的专家表示,通风空调系统能占到地铁能耗的三分之一,这个能耗是非常大的,直接影响到地铁运行成本。

“目前北京地铁票价低,地铁运营亏损比较严重,能耗这方面压力很大,从这个角度讲,轨道交通要想持续发展,能耗要是不控制下来,越往后问题会越突出。”

现行标准已落后于国家相关卫生规范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承东曾发表文章指出,卫生部早于2006年3月颁发实施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其中对于新风量的规定中,除“酒吧、茶座、咖啡厅”外取值均应大于每人每小时20立方米,同时还规定了应设置净化消毒装置等。

刘承东说,现行地铁设计规范空调新风量标准是在该卫生规范颁布前发布实施的,因此有必要进行新的研究探讨。

纽约地铁车站换气量大于中国

纽约城市交通管理局的工程师克拉克•雷安德表示,尽管美国室内公共场所换气量标准为人均60立方米/小时,但是由于纽约地铁年代久远,在最初建造时未考虑通风问题,所以最近几年一直在改造升级地铁的通风系统。

据介绍,纽约地铁站内有一系列通风井可供新鲜空气流通。“空气流通量很大,按照现行的规划,纽约新建地铁站内的通风系统每分钟提供60万立方英尺(约合1.699万立方米)的新鲜空气。”雷安德说。

不过,即便如此高于北京地铁两倍的换气量,也有乘客有憋闷的感觉。在美留学的王静说,纽约地铁系统上比较老旧的车站也很闷,尤其是在高温的夏天。

“我的噩梦就是夏天时要在先驱广场站(Herald Square)搭乘N、D号线。纽约夏天外面温度高达约40℃,而先驱广场站里的温度要比室外温度高5℃。”王静无奈地说。

此外,东京地铁的换气量也大于中国。日本东京地铁车站中央大厅的换气量标准为5万立方米/小时,高于中国每小时最低3.6万立方米的标准。

责任编辑:叶清青

相关新闻
伦敦地铁偷拍族 对乘客着装品头论足
伦敦地铁偷拍族 对乘客着装品头论足
福特打省选牌 向各党魁要钱建地铁
佩斯金宣布反对中央地铁工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