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中国经济“再平衡”阻碍重重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09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在先编译报导)不久前,美国副总统拜登才结束访华之行。在四川成都,他曾和中共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晤。利用这次会晤,中共当局透过媒体不断地传递一个讯息 : 中国将走向更持续性的经济成长,而这将提振当前疲软的世界经济。但专家认为,上述的前提是中国的经济结构必须彻底“再平衡”。

据《纽约时报》报导,在中国,不论是北京或成都,地方官员的心里都非常明白:中国的经济成长目前很难脱离对基础设施和出口工业的依赖,从而走向消费驱动型的经济成长模式。以成都市而言,处处可见大量的办公楼与住宅工地正在兴建。同时,在其他类似的内陆都市中,这种景观也十分普遍。

报导指出,中国目前的经济成长模式已造成过度的资源浪费、贫富不均与通货膨胀(据中共统计局资料,六月份CPI年增率高达6.4%),这些在当局的眼里,都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中共在其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无不希望突破此一僵局,好让一般家庭拥有更多的购买力。

然而,欧亚集团 (Eurasia Group) 中国分析师方艾文(Evan A. Feigenbaum)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中共领导人承诺要改变他们国家总体经济的面貌,但中国的政治经济在基本面上的改变将会不如国内外许多人士所预期。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所充满的沉疴将难以想像。”

北京大学经济学家姚杨表示,中共领导人知道,国内的经济放太多的资金在企业和政府的手上。他们同意必须增加社会福利,以便鼓励民间消费从而降低大众的不满。

不过,中共领导做此改变的阻力相当大。例如,中国目前持续牺牲私营企业的空间,以加强对国营企业的发展,已造成严重的市场无效率。大型的国营企业对政治的影响力很大,同时国有银行也偏爱给背后有政府支持的投资项目放款,而这些项目普遍都是资本密集的基础建设与楼房等项目。

省级(含)以下的政府官员有很强的动机去支持这些资本密集项目,因为这可让地方的国内生产毛额(GDP)的增长数字看起来很亮眼。另一个理由则是与地方官员腐败有关,因为大型的投资项目才有比较多的贿赂可以收取。

为了因应2008年的全球经济衰退,中共中央大举放松银行信贷,号称砸下5,860亿美元去刺激经济。美国西北大学史宗翰教授根据中共官方今夏公布的数据分析,中国地方政府的总负债目前已达到2.4万亿~3.1万亿美元之间,这相当于2010年全中国GDP的一半,光利息支付一年就超过1,500亿美元。

这些负债每年滋生出巨额利息负担,而过度地放款使得银行的坏帐不断累积。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与存款减少会对现况形成很大的威胁。

以成都为例,官方公布的15%的经济增长率(假设数字真实的话),比国家的平均高很多。内陆城市的高度增长虽然有助于沿海与内陆发展的平衡,但增长模式却问题重重。在武汉,该市政府债台高筑,而且政府大量地投资在固定资本上。国营银行贷款给这些投资的公司,但许多公司其实都是官员自己开的。这些投资增长得非常快,但品质低落,且效率奇差,这样的情况很难在短期内有明显改变。

虽然习近平宣称他有心改革,也几乎确定接班,但如果他有严重的决策错误,接班人也未必是他。尤其,富有的利益团体与公营企业将会阻挡那些使他们利益得到损失的政策。从这个例子来看,中共领导人最终会缺乏政治上的动机去进行完整与具有眼光的措施,以改善中国经济的结构。

相关新闻
俄罗斯学者:中国政治经济模式不可取
经济学人:中国军力-披着羊皮的现代化
全球经济停滞 学者:中国经济是政治问题
日媒称中国猪动摇世界经济 猪坚强到何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